一架,兩架,很快還會有三四五架。4月19日,當首架塗裝廈門航空標識的波音737 MAX從舟山起飛,經關島、檀香山跨越5000英里跳島式抵達西雅圖時,歷史上罕見的飛機遣返行動正式拉開帷幕。而全球關稅風暴,至此又多了一個受害者。
位於浙江朱家尖角西北部的波音舟山工廠,於7年前啟用,僅一期工程占地即達40公頃,相當於兩個鳥巢或56個標準足球場。儘管只設置了完工中心和交付中心,但這裏,卻是波音在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合作項目之一。
特朗普1.0政府時代湧現的龐然大物,曾被寄予厚望。2018年波音25%的訂單就來自中國,其中包括181架737以及20架寬體客機。按照流程,那些從波音總部飛來的裸機將在此完成一系列內飾安裝、機身噴漆、維修和調試,直至最終交付中國各家航空公司。
為了體現誠意,美方甚至允許中國商飛參與完工中心的合資,為未來的C919國產大飛機積累經驗。也因此,其一度被視為中美在工業製造領域合作的標桿。
現在,情況變了!隨着美國對華推出145%恐嚇性關稅,以及中國還之以125%報復性關稅,已沒有一家商業航司可以在此背景下再接手一架正常報價的飛機。仔細算筆賬吧:原售價2億美元的787,變成了最少2.7億美元。至於737 MAX,3架價格足抵得上10架C919。
先是吉祥航空無限期推遲接手787,再到廈航遣返737,下一步或許是中國13家全波音機隊航司敬謝不敏。如果長此以往,當然也少不了三大國有航空集團。從2025年至2027年,後者原本預計將購買127架波音飛機。
原本交付中國的波音飛機被退回美國。
有分析指出,隨着波音在窄體機市場上潰敗,該公司全年營收至少損失220億美元,為其此前年利潤的六成。而波音截至4月21日的股價表現,同樣較巔峰期時折損了63.6%。
西方復活節假期中的波瀾,一方面源於中國企業自身的商業考量,但也是針對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推出與中國經濟聯繫緊密的船舶收取額外港口費用,北京方面採取的強硬回應。
根據上述新政,中國船舶靠岸美國自今年10月14日起至2028年4月19日,將被逐階提升收費至每噸140美元,超級油輪的停靠費則高達520萬美元。多家國際投行指出,中遠海運(COSCO)受到的影響,或達2023年其全年盈利的70%~196%,而總部位於香港的東方海外,每年也將面臨不少於1000萬美元的額外成本。
全球航運業的動盪可想而知。今年4月,跨太平洋航線取消已達80次,超過5年前疫情高峰期時的51次。同時,需求萎縮也導致運價崩盤,上海至洛杉磯航線40英尺集裝箱運費同比下降40%,乃至已有「負運費」出現。
只是為了向中國船東多收點錢?事實上,白宮的根本宗旨是打擊中國造船業。雖然長達30年時間裏,美國造船業在全球的份額從未超過3%,但他顯然不願意見到中方一枝獨秀一一即便不能自己獲利,便宜韓日也好。官方數據顯示,韓國船廠手持訂單目前占全球的23%,而中國則達59%。但破產閒置多年的菲律賓韓進重工蘇比克船廠,日前已官宣重新啟用。
135年後,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幽靈再次遊蕩在五大洋的上空:誰控制海洋,誰控制世界;誰控制航道與港口,誰就能遏制全球貿易的咽喉。這,才是美國的底層政治邏輯,即切斷中國進化為一個海陸複合型超級大國的路徑。
一個以攻為守,一個以守為攻。既然你敢動我的船,我就索性擼去你汽車之後最後一個工業王冠。你開槍,我開槍,完全符合西部牛仔的行事風格。
不過,擦槍難免走火。當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準備教育全球商人該如何做生意時,戲劇化的場面自然會層出不窮。比如中國的商人們正忙不迭地將玩具車樂高式分解成「車輪+馬達+說明書」,茶具分解成「胚體+釉料+燒製服務」。又或者,一個實木床現在變形為「北美橡木+榫卯設計費」,一隻充電寶現在變形為「電芯+外殼+安全認證費」。連越南人很快都學會了老大哥的無敵剪刀手,咖啡豆從此化身「生豆+烘焙技術服務」。總之,死美國海關官員不死吾等的利潤,即可。
相對於這些民間化整為零的螞蟻雄兵伎倆,北京方面除了不斷高調宣示「不信邪,不怕鬼」外,其實也在更高層面上應變。過去可做可不做瞻前顧後的,馬上做!過去確定要做按部就班的,一步到位加碼做!甚至某些已鎖進抽屜暫不予考慮的,目前一二三四也能放在明面討論了。
因此,從上海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行動,到重慶設立陸海新通道基金;從與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討論加快推進泛亞鐵路,到4月21日召開中阿投資合作高級別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包括在今年全國兩會後首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且大概率在下周通過,戰略、戰術一頓輸出。
全世界的眼睛,已有些忙不過來了。其中的左眼當然得盯住中國,而重中之重是將於4月2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這不僅將決定今年中國經濟的走向,也將具體呈現北京應對美國反覆橫跳關稅政策的細化手段。
觀察家們表示,基於特殊形勢,本次會議總基調註定是更加積極、更加擴張,且有一批立足當下、着眼長遠的增量政策在不少於一萬億真金白銀的扶持下登堂亮相。甚至,幅度在25BP至50BP的降準,也可能在會議前後落地。不過,在「高質量發展」大框架和「保持定力」大基調下,應該還不會出現全面刺激措施。
至於另一隻眼睛,肯定是盯住美國。而就在北京時間4月23日凌晨,從財長貝森特到白宮新聞秘書拉維特,最後是特朗普本人,五個小時裏幕後與台前結合,層層遞進連續三次放風。主旨就一個一一告訴世界當下的中美關稅不可持續。按特朗普本人的話說,就是關稅不會降到零,但中國將對最後的關稅稅率「非常滿意」。
滿意不滿意,當然不是一人一國說了算,且前提必然是雙方坐下來談判。觀察家們表示,美國此前採用的方式是除中國之外,與14個主要貿易夥伴先行談判,再組團與華對賬。但其中日本和歐盟兩個最重要力量,基於自身利益又必然會先看中美之間的談判進程和談判內容。結果就導致各關稅談判進展嚴重滯後於白宮的預期。而北京方面,顯然深曉這一點。
「北京不急」,有要求匿名的權威人士如此表述,「單極命令式的國王遊戲,已註定玩不下去。如果美國想達成雙方既能各自向國內交代,又能有利於各自轉型的終極協議,那麼放棄此前的極端高壓態度尋求對等談判,並且做到白紙黑字言出必行,才是唯一的方法。」
按照多方估算,如果中美重啟談判,有可能分階段先將雙方關稅降至40%~50%的加權平均值,再在2025年年末將新增關稅平均稅率降至34%或者更低。而如果一切順利,不排除在今年11月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召開的APEC會議上,兩國元首會面。
據悉,今年APEC會議的主題是「我們構築的可持續明天 連接、創新、繁榮」。慶州,距著名的板門店不過230公里。從1951年7月10日至1953年7月27日,中美在經歷749天733次會議邊打邊談的馬拉松拉鋸後,最終簽訂《朝鲜停戰协定》。
某種意義上,即將開始的,是第二次「板門店」談判。這一次,無論要花費多久時間,也終將再次改變這個世界。(北京 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