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22日,香港商報從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惠州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案件1147件,同比上升5.13%;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040件,同比下降12.31%,其中民事案件798件、刑事案件241件、行政案件1件。
知識產權案件總體數量呈現「民事下降、刑事上升」趨勢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惠州中級人民法院對外發布《惠州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2024年)和十大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現過去一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成效。
白皮書顯示,惠州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工作呈現以下特徵:案件總量呈現小幅上升態勢,案件類型分布相對集中,批量化商業維權案件數量持續減少,同時新業態侵權案件呈現多發趨勢。具體而言,2024年惠州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案件在總量上呈現「民事案件下降、刑事案件上升」的二元化特徵,這一變化趨勢反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知識產權嚴格保護的客觀需求,同時也體現了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強。在新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侵犯著作權和商標權糾紛案件佔比達72%。值得注意的是,商業維權案件數量繼續保持下降趨勢,而新業態侵權案件則呈現多發態勢,特別是網絡環境下的侵權行為,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白皮書介紹,2024年度,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嚴格保護的知識產權司法理念,通過加大對惡意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有效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在具體工作層面,法院持續強化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商標權司法保護強度,進一步明確著作權保護規則,為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兩起案件懲罰性賠償共計超167萬元
白皮書指出,惠州法院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堅持嚴格保護原則,積極運用知識產權訴訟規則,重點打擊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規模化侵權等嚴重侵權行為。同時,法院深入研究和探索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確保權利人獲得充分賠償,使侵權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具體案例中,惠州法院審理了雅某公司訴被告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的兩起案件。法院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支持判賠率分別為52%和100%,懲罰性賠償金額總計1677992.1元。這一判決標誌着惠州法院在知識產權案件中首次適用懲罰性賠償規則,有效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的穩定、公平、透明和可預期性。
惠州中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馮積賦指,適用懲罰性賠償的前提是原告需提出相關主張。法官將根據案件情節的嚴重性,判斷是否適用懲罰性賠償。這一機制的實施,有助於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市場環境的健康發展。(記者 盧偉 通訊員 劉江濤 陳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