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跑馬時,當春風掠過古歙大地,4月20日,黃山·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馬拉松賽再次叩響古城脈搏。
近年來,為持續打造「跟着賽事去旅行」體育旅遊IP,安徽黃山市歙縣深入挖掘山水人文、非遺資源,打造「可感知、可觸摸、可互動」的賽事元素,作為國內首個將非遺深度嵌入賽程的馬拉松賽,「2025黃山·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馬拉松」不僅是一場體育盛宴,也是徽文化創新表達的鮮活載體,更是打開歙縣文旅之門的流量鑰匙。
賽道上的非遺特色
奔跑新安江,尋夢古徽州。這條盲盒賽道究竟藏了哪些非遺彩蛋?讓我們跟着賽事一同打卡。
從徽州古城出發,萬餘人的追逐競技,讓靜謐的古城生機涌動。躍動的是參賽跑者,蘇醒的是沿途景致。
從獲得魯班獎的徽州府衙,到有「江南都江堰」之稱的漁梁壩,再經「植梅為業、販景為生」的賣花漁村,到「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的水墨南屏,最終抵達終點詩畫山水文旅目的地——深渡。
在全馬的賽道上,徽派古建的庭院深深、徽商精神的源遠流長、徽派盆景的獨特雅致、水墨新安的兼收並蓄、新安漁風的千年傳承,隨着沿線的「新安山居圖」次第呈現。
古徽州,歙為首,作為徽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集中展示區,歙縣學成派、藝成海、術成流、商成幫,是一座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
從古徽州孕育徽學,到新安江催生徽商;從皖南丘壑成就美景,到歙州山河繪就人文,非遺傳承見證着一方文化的迭代。
據統計,歙縣有非遺普查項目452項,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24項;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2人,省級非遺傳承人65人,歙縣被國家文旅部列入全國非遺保護觀察點、全省唯一。
賽道沿線的古建、盆景、山花、濕地、茶園,成為別具一格的「加油團」。
賽程中的非遺技藝
山水競逐處,人文躍動時。為給予參賽選手更多元、更沉浸的賽事體驗,此次比賽將徽州魚燈、三雕技藝、徽劇唱腔等非遺元素融入賽事物料、賽道細節中。讓非遺技藝在選手們激情四射的奔跑中煥活、煥新。
在起點徽州古城徽園廣場,一幕「跳鍾馗」拉開賽事帷幕。賽道沿途的「文化加油站」內,鑼鼓鏗鏘、山歌嘹亮,定潭舞龍、漳嶺山板凳花、深渡秧歌舞……一系列歙縣非遺民俗展演,成為賽程中別樣的「精神能量」。
賽程漫漫,非遺璀璨。徽州貢菊、三潭枇杷茶、徽州燒餅等具有非遺製作技藝的徽味美食,成為選手補給包中的歙州好禮。
而在獎牌的設計上,本屆賽事也將徽州三雕等非遺技藝融入其中,以徽州雕刻工藝,將新安江的蜿蜒、徽州魚燈的躍動、許國石坊的獨特呈現於獎牌之上,讓完賽獎牌成為徽文化的載體之一,通過來自15個國家的一萬餘名參賽選手,傳播至四海八方。
尾聲中的非遺彩蛋
一城錦繡,人文為本。歙縣作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豐富的文旅資源,縣域內有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5家,3A級景區7家,本次活動開通了免費游服務,4月18日至4月20日,參賽選手憑號碼布即可免費遊玩縣域內A級以上景區。
2024年,歙縣的瞻淇非遺魚燈、賣花漁村梅花盛景、石潭油菜花海先後獲外交部點讚推介,各類徽式美景、非遺特色成為歙縣拓客留客的流量密碼。
從「無徽不成鎮」的漁梁古街,到「點點漁火、燦若繁星」的新安江,從古建築遺存眾多的許村,到徽州科舉文化的代表雄村,歙縣各類景點星羅棋布。
隨着徽州府有囍、老爺咖啡、徽物集、大魚神燈文創店等「文旅+」新場景、新產品、新業態的持續推出,歙縣非遺技藝的展演、體驗、周邊也成為近悅遠來的重要支撐。2024年,歙縣入選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名縣,榮膺2024年全國縣域文旅融合綜合競爭力100強榜單。
當前,歙縣正深入挖掘非遺IP價值,以「文旅+」「體育+」講好歙縣非遺故事,讓徽風皖韻出圈出彩。(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楊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