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清晨,在氤氳着春日氣息的徽州古城,2025黃山·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馬拉松正式鳴槍開跑。近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跑友,踏着春的節拍,穿過豐樂湖畔的晨霧、掠過牌坊群的綠蔭,感受漁梁古鎮千年商埠的煙火氣,眺望新安江的煙波浩渺,用腳步丈量歙縣的千年詩意,在奔跑中擁抱徽州最美春光。
而在這場激情澎湃的賽事背後,有一抹 「志願紅」 格外耀眼,他們用細緻入微的服務,為賽事注入溫度,更讓這座古城綻放出別樣的文明光彩。
「志願紅」構築「安全網」
從賽道設計的匠心到志願服務的溫情再到市民文明觀賽的共識聯動,歙縣以「小細節」彰顯「大文明」,用「暖意賽事」詮釋「用心城市」,將馬拉松打造成一張兼具活力與溫度的城市名片。
這場速度與耐力的較量背後,是歙縣以 「志願力量」 構築的全方位保障網。25個醫療點、19台監護型救護車、1台移動ICU和110名醫護人員嚴陣以待,賽事首席醫療官、40名省醫療專家與急救志願者、急救跑者組成流動守護線,時刻關注選手狀態;350名公安幹警和近1000名安保人員築起銅牆鐵壁,讓跑者安心逐夢。
賽場另一隅,更有1055名青年志願者化身「暖心使者」,在 60 余個崗位上傳遞關懷。補給站里,他們為選手遞上飲用水和補給食品,提醒選手注意補充能量;賽道引導旁,他們以微笑與加油聲驅散疲憊,為選手指引方向;起終點處,他們細心整理物資,協助選手存取物品......志願者們以熱情和專業為賽事保駕護航,以點滴服務傳遞文明微光。這些藏在細節里的用心,是歙縣以志願之力溫暖賽事、擁抱八方來客的生動註腳。讓每位跑友安心逐夢的同時,用「志願紅」點亮了城市的溫暖底色。
「志願紅」化身 「講解員」
於跑者而言,馬拉松賽事是超越自我的舞台;於城市而言,馬拉松則是展示魅力的窗口。而志願者們,就是這扇窗口的 「講解員」,用服務和熱情向跑者講述着歙縣的故事。
42.195公里,串聯起 「一城一江一鄉」 三大核心區,跑者從徽州古城出發,途經漁梁古鎮、牌坊群、鮑家花園等歷史文化地標,最終抵達新安江山水畫廊。沿途,志願者們既是服務者,更是徽文化的 「流動講解員」,在遞水、指引之餘,向跑者介紹歙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跑者在奔跑中觸摸千年古城的脈搏。
今年的歙馬在賽事服務、氛圍營造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升級。賽道沿途新增的6個各具特色的文化加油站,志願者們配合腰鼓舞、古箏演奏等徽文化非遺表演,為跑者的每一步邁進加油喝采。無論是白髮老者還是青少年跑者,都能在志願者的陪伴中,感受 「新安山居圖」 般的詩畫意境與文化底蘊。這種 「服務 + 傳播」 的雙重角色,讓賽事不僅是體育競技,更成為讀懂歙縣的 「文化窗口」,讓賽事成為一場全城參與的文化盛宴。他們用真誠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讓跑者在奔跑中感受歙縣的獨特魅力,愛上這座充滿人文氣息的古城。
「志願紅」擔當 「推介官」
今年以來,黃山徽州古城越野賽、第六屆環黃山自行車賽等多項賽事相繼在歙縣成功舉辦,這座古城正以體育「搭台」,文體商旅聯動「唱戲」,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
當體育賽事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志願者們化身 「城市推介官」,將賽事 「流量」 轉化為發展 「能量」。
為放大 「體育 + 旅遊」 效應,歙縣推出在4月18日—20日期間,參賽選手憑號碼布免費游 A 級景區的政策,志願者們主動擔當 「導遊」:在物資發放處,他們細緻標註景區路線圖;在補給站旁,他們推薦三潭枇杷、徽州燒餅等特色美食;在終點處,他們分享 「賽後游歙縣」 的攻略,從漁梁壩的落日到石潭村的雲海,讓跑者從 「過客」 變 「遊客」。賽事包中免費提供的徽州貢菊、徽墨酥等伴手禮,更在志願者的講解中成為文化名片。
數據顯示,賽事期間,歙縣酒店入住率呈現增長態勢。餐飲、交通、零售等行業客流顯著提升,「體育 +」 效應持續升溫。志願者們的默默付出,不僅保障了賽事的流暢運轉,更用熱情與專業,讓跑者記住了這座 「有溫度的古城」。
從安全守護到文化傳遞,從貼心服務到城市推介,志願者們用行動詮釋着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的精神。當馬拉松的終點線化作城市發展的起跑線,這群 「志願紅」 正成為歙縣激活文旅活力、書寫文明篇章的重要力量 —— 他們丈量的不僅是賽道,更是一座城市的溫度與廣度。(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王妍 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