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新安江畔,山色青翠,微風習習,如詩如畫。
4月20日,2025年黃山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馬拉松比賽在歙縣舉行。山水間碰撞出體育賽事的活力,被奔跑的激情點燃。這一次奔跑的盛宴,來自全國各地的近萬名跑者張開雙臂,一同奔赴這場春天的體育盛會,讓這座山水小城沉浸在運動的狂歡中。
一場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是一群體育愛好者的狂歡,也是一座城市精神風貌、發展成果的全面展示。
山水之城 詩與遠方
「洞澈隨清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著名詩人沈約在其名作《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中,描繪出新安江江水清澈皎若明鏡,岸邊樹木蒼翠挺拔,一江碧水宛如玉帶,波光粼粼,躍然紙上。
如今,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讓這條古老美麗的江成為了時代之江,共富之江。
作為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的主戰場和皖浙合作的前沿陣地,歙縣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關於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的決策部署。自2023年6月皖浙簽署新一輪補償協議以來,特別是國家發展改革委2023年12月公開發布《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方案(2023—2027年)》後,歙縣採取紮實舉措貫徹落實補償協議及建設方案各項目標任務,合作區建設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生態屏障日益築牢,推動全域保護提檔升級。進一步深化源頭治理,實現污染防控精準破題。綠色發展步伐加快,探索生態經濟共生路徑。增進民生福祉,推動跨省服務普惠共享。
源源不斷不斷的努力,也取得了豐碩可喜的成果。
自新安江生態保護補償試點以來,歙縣受益匪淺,收穫滿滿。
生態環保方面,2023年獲評第七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這是繼入選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後,又一枚「國字號」生態名片。
鄉村振興方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連續5年位居全省「先進縣」行列,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成果綜合評價連續8年獲「好」的等次,是全省唯二獲此殊榮的區縣之一。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試驗縣。
綜合工作方面,2023年,歙縣知識產權、生態文明示範創建、林長制工作、就業創業、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5項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此外,近年來,歙縣始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的重要抓手,堅持突出精品理念,通過精緻化建設、精美化呈現、精細化管理,形成全員發動、全民參與、全域覆蓋工作格局,助力鄉容村貌出新彩、亮新顏。累計完成200人口以上美麗宜居自然村整治287個,建成和美鄉村省級中心村150個,入選2024年度全省農村改廁提升長效管護機制示範縣創建名單 。這座歷史名城更加山美、水美、景美,人們在奔跑中邂逅山水之城的詩與遠方。
古城歙縣 奮力奔跑
歙縣是百徽之源,文旅大縣。文旅產業也隨着「一江清水出新安」蓬勃發展,拔節向上。
與此同時,為了不斷提升遊客的體驗,歙縣舉辦各類文化旅遊活動也層出不窮。2025黃山徽州古城越野賽、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馬拉松、不止騎自行車賽等體育賽事,將體育與旅遊相結合,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選手參與,提高了新安江知名度。
此外,還有民俗文化節、攝影大賽等活動,讓遊客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新安江的文化魅力。
新安江,不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當地人民的生命之源。
這條古老之江,是徽州人的母親河,多少徽商從這裏出發,才有了「無徽不成鎮」的歷史傳奇。
這條共富之江,是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的主戰場,網箱退養、漁民退捕、工業企業關停搬遷、船舶污水上岸……「新安江」模式在全國推廣,十餘年間,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
這條時代之江,更在徽州歷史與大好時代的相互交融映襯裡,呈現出昂揚向上、激情四溢的奮進姿態和時代圖景。
這個春天,在徽州故里,新安江畔,一場源自春天的約會,讓數萬人共赴這場山水與激情的浪漫之旅,用奔跑感受歙縣的魅力!古城歙縣,也正以奔跑的姿態,在新時代的春風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將天空染成了橙紅色,整個新安江籠罩在一片溫暖的光芒之中。此時此刻,新安江宛如一幅青山綠水間的生態畫卷,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歙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