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莊子雄
香港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洶湧而至,為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帶來了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的成立(註:該聯盟於2025年3月18日正式成立),恰逢其時,意義深遠。它不僅標誌着香港工業界凝聚共識、共謀發展的決心,更預示着香港將以更加團結、開放、創新的姿態,迎接新型工業化的時代浪潮。
港發展離不開各界合作
回顧香港工業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次的騰飛都離不開各界的通力合作。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到後來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再到如今以創新驅動的新型工業,香港工業的每一次蛻變,都是政、產、學、研、投各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今,面對更為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更加激烈的全球競爭,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強調「The Power of Collaboration」(團結就是力量)這一核心理念。
新型工業化絕非單純的製造業升級,而是一場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它要求我們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八個創會成員的遠見卓識和積極參與,正是這種團結精神的最好體現。我亦衷心感謝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先生、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以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親臨見證聯盟的成立,這充分體現了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對香港新型工業發展的大力支持。
作為聯盟的協調籌組機構,香港工業總會深知肩負的責任。過去65年,工總見證了香港經濟的跌宕起伏,也積累了推動工商業發展的豐富經驗。面對新型工業化的時代呼喚,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搭建一個匯聚各方力量的合作平台,才能真正為香港新型工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聯盟的成立,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以創新突破困局
新型工業化將為香港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創新能力,並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行政長官在三份《施政報告》中先後提出三項100億元計劃,充分顯示了政府對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然而,正如孫局長指出,資金、土地等方面的瓶頸依然存在,這需要我們以政策創新、制度創新來突破困局。聯盟將與政府協力推動改革,為香港經濟轉型開闢可持續發展路徑。
我相信,聯盟將在以下幾個關鍵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首先,匯聚業界智慧,建言獻策。我們將廣泛聽取業界的聲音,就新型工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標準等問題,向政府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其次,促進產學研投合作,加速成果轉化。聯盟將致力於搭建一個高效的合作平台,促進大學、科研機構、企業和投資機構之間的緊密聯繫,促成更多融資機會,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將創新理念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
第三,推動與大灣區融合,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新型工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聯盟將積極推動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特別是在產業鏈、創新鏈方面的深度對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高地。
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的成立,是香港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代表着香港工業界團結一致、共謀發展的決心,也預示着香港新型工業化進程將邁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讓我們以「The Power of Collaboration」的精神為指引,匯聚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書寫香港新型工業的輝煌篇章,為香港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