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球在中國那邊」的言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17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商務部與美方對口部門一直保持工作層溝通,中方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對於美方進行經貿領域磋商持開放態度,單邊加徵關稅措施完全由美方發起,解鈴還須繫鈴人。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極限施壓,停止脅迫、訛詐,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中方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
對於特朗普取消對中國「小額豁免」待遇的政策,何詠前表示,近期美國對小額包裹關稅政策進行破壞性調整,將嚴重影響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她強調,跨境電商是契合全球消費發展趨勢,匯集億萬消費者的新型貿易方式。相關領域政策調整應以便利化為方向,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保講跨境電商健康可持續發展。
美國政府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損人不利己
跨境電商具有效率高到貨快、費用低的獨特優勢,能更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是國際貿易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據全球知名諮詢機構麥肯錫預測,到2040年,在18個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的關鍵領域中,電子商務排在第一位。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徐曼認為,美國政府以打擊芬太尼為藉口取消對中國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這種歧視性的做法不僅與現有的國際經濟規則直接衝突,還會嚴重損害包括美國消費者在內各方利益。
美方此次取消的「小額包裹豁免」實際上是全球的通行規則和慣例,指對進口貨品設定特定價值限額,只要不超過指定的價值或重量,則准予免徵關稅,並免除正式報關手續與申報程序。
徐曼介紹,這種針對低價值跨境包裹的寬容性政策,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國的貿易政策中。小額免稅不僅為消費者尤其是低收入群體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消費品供應,而且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發展空間,還顯著減少了海關查驗分類的成本。
美國政府為增加稅收收入,打着避免違禁藥物進口的旗號,一度收緊「小額豁免」政策,後因受到美國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的強烈反對而不得不延緩實施。但特朗普政府並未轉變態度,通過簽署行政令,將從5月2日起再次終止從中國內地和香港輸美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
徐曼認為,在當前美國通脹水平居高不下、美聯儲推遲降息的背景下,收緊「小額豁免」無疑會加劇美國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的困境,讓美國社會更加撕裂。事實上,收緊「小額豁免」並非簡單增加了關稅數額,還包括更繁雜的檢查清關流程、更龐大的海關與物流工作人員規模、物流與倉儲基礎設施遷移需求等。這給美國消費者與中小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對亞馬遜等使用「小額豁免」政策進口貨物的美國大型電商企業來說,也將造成訂單大幅下降和業務流程被迫重塑的嚴重損失。(記者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