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加劇導致訂單下滑,連帶中國貨運船取消班次亦都增多,令輸往美國的貨櫃箱數量急跌,害怕會影響供應鏈。美國財經頻道CNBC報道,貨運公司HLS Group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80個航次取消,主要集中往美國的路線,而由於貿易戰令需求急劇下降,公司已開始暫停或調整跨太平洋服務。主要海運聯盟ONE原本計劃5月恢復一條來往中國至北美的航線,現時已剎停至另行通知,而現有航線則計劃取消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港口停靠。
隨着運輸量下降,預計總體運輸流量將下降64萬至80萬個貨櫃,將對港口的起重機操作、運費收入、貨車和鐵路的貨櫃提取和運輸造成深遠影響。
丹麥航運諮詢機構Sea Intelligence行政總裁Alan Murphy指出,這一波需求下降的影響難以預測,因為大部分從亞洲到美國的貨櫃運輸仍依賴於中國。雖然不會完全消失,但貨櫃數量將顯著減少。
中國目前約佔所有美國貨櫃進口的30%,2018年是37%,而在亞洲進口中約佔54%,2018年是67%。
投資銀行Stifel的報告指,關稅政策造成消費需求的重大不確定性,不少零售商經過疫情後過度庫存,目前在庫存管理上變得更加謹慎。這種不確定性已經開始在核心的跨太平洋航線上顯現,預計未來幾個月內導致進口貨櫃的雙位數下降。
越南運費急升43%
從3月底到4月初,全球和美國貿易路線的訂單量驟降,尤其是服裝、配飾、毛料和紡織品等類別,訂單量下滑超過50%,明顯影響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類別。 中國貿易受壓的同時,越南的海運需求則上升。根據運輸平台Xeneta的數據,自3月30日以來,越南的運費上漲了43%,顯示越南正逐漸取代中國成為美國進口的重要來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