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深地名故事| 回望全球化的開始 加必丹末廣東上陸記

港深地名故事| 回望全球化的開始 加必丹末廣東上陸記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4-09 18:14:44 來源:微信公眾號「庫克船長日記」

    「十三年,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貢方物,請封。」

    這是《明史》對葡萄牙使團到達廣東的簡潔記載。

    加必丹末就是大船長,Captain mor,護送使團的葡萄牙艦隊司令安德拉德。《明史》將他的職務誤作使臣名字。正德十三年,1518年,這是北京知道的時間,晚了一年。

15.png

    屯門島

    葡萄牙艦隊由八艘船組成,其中兩艘中式帆船是租用馬六甲華僑大商人普拉特的。八艦全部武裝,各有華人導航。

    「這支葡萄牙艦隊在駛抵珠江口的屯門前,便與一支中國艦隊相遇,該艦隊是在那裏保護商船和沿海地區免遭海盜襲擊的……中國艦隊放了幾炮。葡萄牙人沒有還擊,他們升起了自己的旗幟,作出『其他種種表示和平的信號』……一五一七年八月十五日,他們安全地駛抵葡萄牙人經常稱之為『貿易島』的屯門島。」

    南頭·備倭

    安德拉德送信給中國艦隊司令,說他們是佛郎機國王派來的,要去見中國國王。中國艦隊司令要求他「向駐守在南頭的海防部隊司令備倭提出申請」。安德拉德就派人去找備倭。備倭都指揮答覆:他本人無權批准,須向廣州報告,等廣州批覆再說。

    廣州批覆等不來。安德拉德不耐煩起來。他離開屯門港駛到珠江口,準備溯江而上。被暴風雨阻回。

    過了一段時間,安德拉德率兩艘大船,「在一些其他船上的小划子伴隨下,全副武裝地向南頭進發。船抵南頭後,焦邁尼·達·埃姆波里奉命在吹鼓手們和一隊衛兵的陪同下前去拜會備倭。」

    這是葡萄牙人,也是歐洲人,自大航海以來,第一次登上中國大陸。時間是1517年9月。

    以上資料引自中華書局香港分局《中葡早期通商史》,張天澤著,姚楠、錢江譯,1988年1月版。張天澤先生1934年在瑞典用英文寫作出版了這部論文。

    張天澤說,他所引用的葡萄牙史家卡斯坦埃達《歷史》、巴羅斯《亞洲十年》的相關敘述是「可信的」。

    我仔細核對了張天澤的英文原版。

16.png

    懷遠驛。

    葡艦直抵懷遠驛

    「正德丁丑(1517年),予任廣東僉事,署海道事,驀有大海船二隻,直至廣城懷遠驛,稱系佛郎機國進貢,其船主名加必丹。其人皆高鼻深目,以白布纏頭,如回回打扮。即報總督,陳西軒公金臨廣城。以其人不知禮,令於光孝寺習儀三日,而後引見。查大明會典無此國入貢,具本參奏,朝廷許之,起送赴部。時武廟南巡,留會同館者將一年,今上登極,以其不恭,將通事明正典刑,其人押回廣東,驅之出境去訖。其人在廣久,好讀佛書。」

    這是《籌海圖編》引用顧應祥的話。顧應祥「署海道事」,正是處理葡船來訪的直接責任人,他的敘述可視為一手資料。安德拉德船隊穿過黃埔港不用說,穿過二沙島,過了海珠橋,直抵懷遠驛。

    史載:永樂四年(1406年),廣州城外蜆子步設懷遠驛,建屋一百二十間以居番人。即今十八甫路附近。查地圖,今有懷遠驛,為路名,南北走向,約長二百米。在人民橋上方。西關大廈緊接有懷遠社區,是小長方塊,內有一個警務室。

    安德拉德船隊逕至省城心臟部位,這是令人驚訝的!

    難怪顧應祥用了一個「驀」字。驀者,突至也,不虞也,驚駭也。這暴露了正德期間廣東內河及省城防範存在嚴重缺陷。吳廷舉在放開貿易同時沒有兩手抓,搞好治安及國防。國人對於葡人航海到達東方之大局完全無知。

17.png

    懷遠驛14號。

    2025年4月7日,我步考廣州市荔灣區懷遠社區。門牌都是「懷遠驛」。懷遠驛建築高厚,古風撲面,電線密集。地名有十八甫,又有十七甫。懷遠驛14號叫作「適居里」,那裏也許最為古老。我吃了一碗艇仔粥返回寶安鄉下。

    與天子嬉戲的翻譯亞三

    葡萄牙使團經南京,去了北京。從顧應祥的敘述,可以看出葡人使團的結局:「通事明正典刑,其人押回廣東,驅之出境去訖」。他們來的時候是「白布纏頭,如回回打扮」,裝成被他們滅掉的滿剌加國貢臣的樣子,然高鼻深目,一眼是假。

    關於葡國使團,《明史·佛郎機傳》這樣寫:

    「亞三侍帝驕甚。從駕入都,居會同館。見提督主事梁焯(廣東南海人),不屈膝。焯怒,撻之。彬大詬曰:『彼嘗與天子嬉戲,肯跪汝小官耶?』明年,武宗崩,亞三下吏。自言本華人,為番人所使,乃伏法。絕其朝貢。」

    因為賄賂大太監江彬而與武宗皇帝打得火熱的葡使團翻譯亞三,被廣東籍的官員揍了一頓,在嘉靖皇帝上台後即與江彬一起被殺了。使團驅逐出境。禁止與其國貿易。

    當時,南頭屯門已經爆發海戰。

    大船長的紀律

    安德拉德,全名費爾南·佩雷斯·德·安德拉德,Fern?o Peres d'Andrade。我不能否認他是一位敬業的、紀律嚴明的船長,但他明顯刺探了中國的情報。

    張天澤書說:在廣州懷元驛,安排使節上岸後,「中國官方也邀請費爾南·佩雷斯上岸,但是他婉言謝絕了邀請,其理由是他要對葡萄牙國王負責這些船隻的安全。不過,他要求(借)給他一所岸邊的房屋,以便在那裏出售或交易由他隨身帶來的一部分商品。他的要求得到了滿足。」

    「費爾南·佩雷斯還乘機利用這一特權,派遣其他人上岸,悄悄地潛入廣州城的各個區域,報告他們所見到的情況。」其中有一個人「在元宵節之夜乘機爬上城牆,在城牆上環繞一圈,數出九十座用於防衛的城樓。」

    他回到屯門後,派遣一位手下往東去尋找琉球,到了漳州地方。張天澤認為那是泉州,從後來葡人的地圖,以及很多史料來看,應該是漳州,且是漳州小島浯嶼。十六世紀初葡人注視的始終是中國海岸上的三個口子:廣州,漳州,寧波,他們分別名之曰Cantam,Chincheo,Liampo。實際貿易點都在島嶼。

    聽說中國朝廷已經批准使團進京,安德拉德船長就準備離開。「在離開中國之前做了一件非常聰明的事。他在自己所曾到過的各地宣稱:『若有誰受到葡萄牙人的傷害或某個葡萄牙人欠他的任何東西不還,讓他儘管來找他……這就使中國人對葡萄牙人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

    安德拉德船長以為他和平地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其實還差三百年不止......

    接替他來屯門的是他的弟弟西蒙,是一個罪人,使得和平貿易變為戰爭。

    好讀「佛書」的使節

    其實,真正的葡國使節是皮雷斯,就是那個寫了《東方志》的人。他本是一位藥劑師。他獻給國王的書是否引起重視未知,他是印度總督派出的,印度總督獲國王授權向中國派遣使團。中國正史完全未記他的名字,只有顧應祥說他「好讀佛書」,就是喜歡看《聖經》。

    皮雷斯很像是一個不愛社交的理科生,在他周圍發生的那麼多罪惡、醜陋,西蒙破壞海洋挑起戰爭,翻譯亞三寅緣中貴擾亂朝綱,似乎都與他無關。他以使節的名義在中國大陸停留六年以上,那麼喜歡寫文章,卻隻字未留傳。

責任編輯:蔣璐 港深地名故事| 回望全球化的開始 加必丹末廣東上陸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