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安徽黟縣農業農村技術服務中心創新模式,將加厚地膜推廣與回收利用同步部署。通過「政策獎補+技術指導+回收閉環」三管齊下,建立覆蓋8個鄉鎮的35個農膜回收站點和20個農藥廢棄物回收服務網點,形成銷售、使用、回收、處置全程監管體系,實現農膜回收率85%以上,農藥廢棄包裝物無害化集中處置率100%,有效減少農田「白色污染」。
技術優勢+政策扶持,農戶用上放心膜
「加厚地膜厚度達0.015毫米,較普通地膜壽命延長2-3倍,保墒保溫效果提升20%,還能享受每畝30元的專項補貼。」在西遞葉村的培訓現場,縣環保站技術人員通過對比,向農戶直觀展示加厚地膜的耐用性和增產效果。
宏村鎮古溪村綠峰蔬菜合作社的負責人汪志和算了一筆賬:「去年40畝番茄地全部使用加厚膜,減少補膜2次,節省人工費800元,舊膜回收又賺了1200元,加上政府補貼,綜合成本降低了37%,番茄產量還提高了10%。」
零距離服務,打通推廣最後一公里
為加快加厚地膜普及,縣農技人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全方位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包村聯戶,50名農技人員對接200個種植大戶,建立「一對一」指導模式;開展職業農民培訓,覆蓋1800餘人次,發放《致農戶一封信》等宣傳資料2000餘份,確保技術落在地見效。
強化監管,確保農資市場規範運行
黟縣農業農村水利局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護農保耕」專項行動,重點檢查農資市場。截止目前,已出動執法人員86人次,檢查農資經營門店20家,抽檢地膜產品12批次,下架不符合國家標準地膜1批次,同時建立農資經營主體台賬,實行「一戶一檔」管理,要求所有銷售網點100%備案。
黟縣環保站站長張志駿表示:「通過幾年的推廣使用,加厚高強度地膜受到了農戶的認可,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宣傳引導,擴大宣傳覆蓋面,組織田間觀摩會,進一步完善回收激勵政策,同時也加強部門協同,聯合市監、公安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確保農資市場規範有序,為綠色農業發展保駕護航。」(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鮑麗雲 朱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