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村位於皖南黟縣宏潭鄉西南部,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湯田古道隱匿于田園之中,千餘畝油菜花海旁一棵具有400年樹齡的銀杏樹坐落在村莊活動廣場中央,見證着鄉村蝶變,也見證了法治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近年來,楊林村以和美鄉村建設為契機,將法治文化元素融入到村莊建設、特色產業發展之中,着力打造具有村情特色、法景相融的法治文化陣地。
融合之美,勾勒鄉村法治新風貌。探索「法治+生活」普法新模式,將法治元素嵌入村莊景觀當中,法治文化步道應勢而生。步道全長150米,以楊林村村委會為起點,環繞古樹,蜿蜒至田園前,沿途設置法治宣傳欄,名言警句展牌,定期更新《憲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村規民約宣傳海報內容點綴其中,人文元素與田園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一步一景」的美麗法治畫卷。
品牌之力,奏響「黟」起學法新強音。法治文化步道不僅是一道靚麗的鄉村風景線,更是一座法治教育的「流動課堂」。楊林村緊扣「黟」起來學法普法品牌特點,突出文化步道的教育功能,從婚姻家庭到土地糾紛,從勞動權益到財產繼承,貼近村民生活的法律知識應有盡有。「大家有話說」法治心聲話語欄,選登着「身邊人身邊語」,村民在休閒漫步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薰陶,法治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和諧之光,點亮基層治理新秩序。將村中古樹下原本用於村民休憩的涼亭,打造成為集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普法宣傳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百姓評理說事點」,以法治引領「三治融合」,引導老百姓將「村裡的事」作為老百姓「自己的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法治文化實現「成風化人」。
百年古樹靜立,千畝花海芬芳。楊林村法治文化步道以法為筆、以景為紙,繪就了法治與鄉愁交融的鄉村治理新圖景。下一步,楊林村將繼續以法治文化為引領,讓法治之根深植鄉土,讓文明之花開遍田園,為鄉村振興注入溫暖力量,書寫「景美、人和、法潤心」的鄉村新篇章。(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李書韞 柯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