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湖光山色·醫藥與醫療器械領域顛覆性技術海外名校校友羅湖行」在深圳羅湖梧桐山營地落幕。
本次活動是在深圳市委組織部(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辦公室指導下,由羅湖區委組織部(區人才工作局)、羅湖區生命健康產業辦公室主辦,中歐創新醫藥與健康研究中心承辦,活動獲得了羅湖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EPFL(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支持,匯聚了50餘位海外頂尖學者、名校學子、企業領袖及政府代表,旨在通過「沉浸式參訪+低空經濟巡禮+精準化政策服務+國際化人才對話」的全鏈條模式,構建「國際技術+深圳轉化+灣區製造+人才集聚」的協同創新生態,為深圳市及羅湖區生命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活動中,嘉賓們深度探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重點打造的國際化產學研轉化平台—中歐創新醫藥與健康研究中心(簡稱「中歐醫藥中心」)。中歐醫藥中心以先進醫療從這裏走向世界為願景,以生物技術賦能大健康與消費醫療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使命,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圍繞先進醫療、數字健康和長壽醫學為三大方向,落地高水平科研創新載體、國際轉化醫學樞紐、明星企業集群和商業範式生態四個層級建設,讓企業家與科學家在此集聚成為「鄰居」,形成創新、轉化、產業「三位一體」的垂直創新模式,加快企業項目落地轉化節奏,與羅湖區攜手打造國際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新範式。
本次活動突破傳統論壇形式,以「直升機巡禮」開場點燃全場,以沉浸式體驗凸顯深圳產業特色。嘉賓乘坐直升飛機俯瞰羅湖創新生態,在藍天白雲間感受羅湖創新的「花海」;在湖光山色間,縱覽深圳生命健康產業全鏈條布局,感受深圳「20分鐘響應圈」的低空應用場景。這一獨特體驗不僅展現了深圳「低空經濟」的創新活力,更以宏觀視角激發了對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考。
在政策宣介環節,深圳市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辦公室現場解讀深圳產業集聚、政策創新、國際化資源三大優勢、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12345」體系及全鏈條支持醫藥和醫療器械等政策。
羅湖區生命健康產業專班與羅湖區人才工作局分別從羅湖區位優勢、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及人才支持政策出發,釋放「硬核」政策信號,最高可以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為各類人才拋出誠意滿滿的「橄欖枝」,充分展現羅湖對人才的重視及吸引力,誠邀全球英才到羅湖創新創業。
在梧桐山麓的產業對話中,來自EPFL(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海德堡大學、紐卡斯爾大學、香港大學等名校學子、學者與本土企業家,以及跨國藥企高管、投資人等,圍繞「全球視野下的醫藥與醫療器械顛覆性技術創新與合作路徑」「政企協同發展」「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身份躍遷」等熱門話題展開深度思想碰撞。羅湖區人才工作局還現場開通了「政企直通車」,針對人才提出的醫療器械註冊、跨境數據流動等需求問題,建立「一企一策」跟蹤服務機制,着力促成海外項目與本地企業達成意向合作。
中歐醫藥中心負責人表示:「今日的『湖光山色』,既是山水相連的自然意象,更是深圳鏈動全球的創新圖騰。」「在深圳,我們看到了從科學到產業的最短路徑。」一位參與活動的海外院士如是感慨道。(記者:黃鳳鳴)
圖片: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