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開發科技3月28日登陸北交所,意味着又一例分拆上市案例獲得成功。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已有逾10家公司宣布分拆上市。從上市地來看,大多公司選擇北交所、科創板等,也有少數公司在失利後改道港股。
公開信息顯示,開發科技是A股公司深科技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深科技此前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持有開發科技7000萬股。開發科技如能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有利於公司計量業務板塊做大做強,有利於通過子公司實現價值發現和價值創造,優化公司估值,有利於強化公司資產流動性、降低運行風險。
除了開發科技,晶瑞電材、辰欣藥業、廣電電氣等公司此前也宣布分拆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還有部分公司選擇了港交所。諾力股份近日宣布,公司擬將所屬子公司中鼎智能分拆至港交所主板上市。除了諾力股份,歌爾股份也選擇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去年4月,新國九條發布,明確強調「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嚴監管分拆上市」。根據統計,去年初至今已有逾20家公司宣布分拆上市失敗,如濰柴動力、臥龍電驅等。濰柴動力18日表示,暫時終止所屬子公司火炬科技分拆至創業板上市相關事項。
從目前看,分拆上市終止的原因包括母公司業績不符合要求、戰略布局調整、市場環境、控股權變更等。
「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拓寬子公司的融資渠道,增強其發展後勁;二是突出母公司主業,增強其獨立性。」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分析稱,「從股價表現來看,母公司股價在子公司分拆上市前多數上漲,不過分拆上市後大多公司估值水平回歸、股價回落。」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則表示,部分A股分拆子公司上市改道,選擇了北交所或港交所,主要是考慮到北交所的流動性和影響力相對較低,分拆子公司在北交所、港交所上市的難度相對較小,成功上市的可能性較大。(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