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省科技廳廳長趙明、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劉文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程英春、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馬勇、省數據資源局副局長王愛學以及合肥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志出席,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副處長史曉璇主持會議。
安徽省科技廳廳長趙明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方案出台背景與意義
據介紹,《行動方案》由安徽省科技廳牽頭起草,經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正式印發實施。這一方案的出台,標誌着安徽省在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趙明在會上詳細介紹了《行動方案》的出台背景、主要內容及創新亮點,為全省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
人工智能在安徽的發展基礎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已成為安徽省創新發展的重要賽道。趙明指出,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發展,將其列為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行動方案的目標設定
《行動方案》在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明確了未來三年的行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安徽省人工智能將加速向實體經濟和社會服務滲透,成為引領產業提質降本增效、社會服務便捷普惠高效的重要手段。到2030年,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將深度融合,成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四大專項行動助力目標達成
為實現這一目標,《行動方案》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務:底層強基專項行動、融合應用專項行動、生態構建專項行動和安全築底專項行動。其中,底層強基行動將聚焦大模型、大算力、關鍵軟硬件等產業鏈關鍵領域,做大做強通用大模型,加速布局行業大模型,支持垂類場景模型聯合研發;融合應用行動將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公共服務、社會民生等重點方向,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生態構建行動將聚焦創新、企業、場景、品牌等生態要素,努力營造形成一流生態體系;安全築底行動將加快組建安全人工智能省實驗室,強化安全技術攻關及應用,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監管制度。
新聞發布會媒體記者參會現場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
發布會上,程英春就安徽省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情況及下一步舉措進行了詳細介紹。近年來,安徽省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專業大模型,匯聚了大量工業數據,推動了工業領域的創新應用。未來,安徽省將繼續豐富專業大模型供給,建立賦能應用場景清單,着力培育標誌性智能產品,構建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格局。
合肥在落實行動方案中的關鍵角色
作為安徽省會城市,合肥在落實《行動方案》中將發揮關鍵作用。張志副秘書長表示,合肥市將以強烈的「省會擔當」,奮力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新高地、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新標桿、塑造賦能全省「人工智能+」新IP、探索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路徑,為全省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貢獻合肥力量。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針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劉文峰表示,安徽省將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智囊優勢,推動「人工智能+」加快賦能安徽汽車產業智能化進程。未來,安徽省將鼓勵企業擁抱人工智能技術,強化協同創新驅動智駕產業突破,加快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建設汽車領域可信數據空間。
行動方案的實施重點
最後,趙明強調,2025年,安徽省將以貫徹落實《行動方案》為主線,全力實施四大專項行動,突出場景創新、堅持企業主體和創新引領、完善要素支撐、強化責任落實,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記者 孫軍)
頂圖: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