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NICE 鹽城·港韻暢行」香港旅遊業界高層鹽城行活動走進大豐荷蘭花海、丹頂鶴濕地生態旅遊區、潮間帶藝術村、大洋灣景區、鹽鎮水街、歐風花街,全方位領略鹽城文旅融合發展的獨特魅力。
有「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美譽的荷蘭花海即將迎來最美的季節,3000萬株鬱金香正次第開放。工作人員介紹,荷蘭花海鬱金香品種300多種,是國內唯一實現鬱金香室外展示八個月的景區,也是國內唯一實現鬱金香種球自主擴繁運用形成產業鏈的景區。遊覽花海,體驗荷蘭花市、欣賞景區表演,香港業界代表紛紛表示「好鍾意」,不僅被色彩斑斕的花海所吸引,也對景區獨特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印象深刻,稱讚這裏是融合自然美景與文旅創意的典範之作。
婷婷仙鶴翩翩起舞,仙風道骨漫步凡塵。在丹頂鶴濕地生態旅遊區,業界依次遊覽丹頂鶴救護繁育中心,徐秀娟故居,丹頂鶴博物館、生態眼觀鳥塔等,觀看丹頂鶴野化訓練場景,在濕地間「偶遇」朱鹮、隼、鸕鶿等自然精靈。
「呢個景點我到今日為止都覺得相當特別,對香港人嚟講更加有一個新鮮感。」香港入境遊協會主席、旅行世界董事總經理梁耀霖表示,丹頂鶴濕地生態旅遊區不僅是一處世界遺產,更提供了別具一格的沉浸式體驗。「我哋啱啱睇完丹頂鶴,有互動嘅感覺,尤其鶴喺你頭殼飛過,係相當吸引。」
他指出,對於香港遊客而言,旅遊景點的互動性和親切感至關重要。「中國內地而家開咗好多類似嘅景點,但好多都搵唔到互動嘅,今次呢度就係又獨特又有互動,真係好吸引香港人。」他補充,若能進一步解決交通接駁等問題,鹽城在國際市場亦具發展潛力,「尤其對東南亞市場嚟講,都唔會有丹頂鶴,會更加有吸引力。」
走進潮間帶藝術村,仿佛步入時光隧道。茅草頂、黃泥牆、阡陌交通的鄉村氛圍中,錯落分布着多位藝術名家的駐村創作成果。錦龍堂美術館建築三進院徽式建築內,木雕、磚雕、石雕古樸典雅、栩栩如生,美術館與國內外藝術院校合作,邀請140名中外知名藝術家加盟。潮間帶藝術村依託資源稟賦優勢,導入藝術鄉建路徑,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文旅發展之路。香港旅遊業界代表紛紛駐足欣賞,並對「藝術+鄉村」這種發展模式表達高度認可。
春日的大洋灣景區宛如花之海洋,萬畝櫻花競相綻放,層層疊疊、如雲似雪;梅花、牡丹、海棠競艷齊放,五朵金花盡顯春日多巴胺色彩。在登瀛閣俯瞰徽派建築與鹽城市景,在湖畔徜徉花海、拍照打卡,業界表示,這裏既有浪漫氣息又適合家庭遊客,對打造精品賞花游路線充滿信心。
歐風花街夜景
晚上,代表團走訪鹽鎮水街與歐風花街。在鹽鎮水街,古典與現代交織,非遺表演、特色手作、水上夜遊等豐富業態令人目不暇接。歐風花街則以歐洲建築風格和浪漫氛圍為亮點,成為年輕遊客鍾愛的打卡勝地。業界人士表示,這些景區不僅顏值高、業態新,更具備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和激發消費潛力的能力,是極具開發價值的文旅資源。
談及整體行程,梁耀霖表示,這是他首次到訪鹽城,此行顛覆了他以往對浙江周邊區域的固有印象。「我嚟過好多次浙江,但(江蘇)鹽城係第一次。以前我哋通常就識得上海、蘇州、杭州,好少會上到嚟鹽城。今次嘅體驗非常好,感受到呢個區域原來仲有咁好嘅景點。」(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