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一江清水連血脈 廣州中醫藥大學港澳學子探訪東深供水工程

一江清水連血脈 廣州中醫藥大學港澳學子探訪東深供水工程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5-03-15 17:11:53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5年3月13日,廣州中醫藥大學30餘名港澳學生代表走進東莞東深供水工程教育基地,展開「飲水思源·同心同行」為主題的現場教育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探訪這條被譽為「供港生命線」的水利工程,讓港澳青年深刻感受祖國對香港同胞的深切關懷,體悟大灣區血脈相連的家國情懷。

    溯源:一段跨越半個世紀的「水故事」

    「香港的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在工程紀念園內,隨着講解員的敘述,一段關乎生存與溫情的記憶被徐徐揭開。20世紀60年代,香港淡水極度匱乏,市民每四天僅能獲供一次水,街頭巷尾排隊取水的場景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大旱,全港水庫存水量僅夠支撐43天,危急時刻,周恩來總理親自拍板,中央政府舉全國之力啟動東深供水工程。1964年2月,上萬名建設者以「要高山低頭,令江水倒流」的豪情,僅用一年時間在東莞橋頭鎮築起攔河壩,將東江水引入深圳水庫,再經專用管道輸往香港。自此,這條全長68公里的「水上長城」,成為香港同胞的「生命之源」。來自香港的簡浩軒感慨道,香港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祖國。東莞東深供水工程是祖國對香港支持的生動體現,它不僅解決了香港的用水問題,更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2.jpg

    港生:感受到祖國對香港沉甸甸的愛

    港澳學生駐足於泛黃的老照片前,看着一幅幅肩挑手扛的施工場景、香港市民歡呼通水的歷史畫面,無不令他們動容。香港學生李倩融同學說:「原來我們家中打開水龍頭就能用的清水,背後藏着這樣一段『逆天改命』的故事。東江水不僅是資源,更是祖國對香港沉甸甸的愛。」

3.jpg

    步入東莞金湖泵站,巨大的輸水管道與智能化監控系統映入眼帘。工程師向同學們介紹,東深供水工程歷經四次大規模擴建,如今年供水量達24.23億立方米,其中逾七成專供香港,占香港淡水用量近八成。為確保水質安全,工程構建了「源頭—沿途—終端」三級防護體系,東江水經生物預處理、深度淨化等107項指標檢測,達到直飲標準。

    在中央調度室,電子屏幕上實時跳動着水量、流速、水質數據,猶如工程的「智慧大腦」。50餘年來,無論颱風肆虐還是寒潮侵襲,東深供水從未中斷一秒;2020年疫情期間,數百名員工封閉駐守80天,確保香港「水脈」暢通無阻。「原來『生命線』的背後,是無數普通人用一生在守護。」來自香港的伍行毅同學感慨道。

    一江碧水,映照初心。東深供水工程以其奔涌不息的姿態,訴說着跨越時代的家國故事。而今日在此埋下思考之種的港澳青年,終將在融入國家發展的浪潮中,成長為守護「東方之珠」璀璨明天的新生力量。港澳學生在取水口畔合影。「這不僅僅是一次工程參觀,更是一場國情教育。」(記者 黃裕勇)

責任編輯:嚴燕紅 一江清水連血脈 廣州中醫藥大學港澳學子探訪東深供水工程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