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財政真金白銀惠企利民促發展

深圳財政真金白銀惠企利民促發展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5-02-21 11:29:59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把錢用在刀刃上,真金白銀投向創新、教育、人才等關鍵領域,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讓企業和老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記者2月21日獲悉,深圳前瞻把握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趨勢,統籌運用財政政策、資金、資源,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優化支持方式,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着力打造最優創新生態、人才高地和營商環境,夯實了城市長遠發展基礎。得益於源頭創新能力和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湧現,我市財政穩健可持續發展,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穩定在80%以上,位居全國最優水平之列。

 深圳優先足額保障科技創新投入,加快完善創新機制,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2024年,深圳市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超過430億元,市科技研發資金中不低於30%的資金投向省實驗室、基礎研究機構、諾獎實驗室等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改革完善市級財政科研經費投入與使用管理,激發創新創造動力活力。當前,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和強度居全國大中城市雙第二,PCT和國內專利申請量穩居全國城市首位,鵬城雲腦Ⅲ、超算二期等「大國重器」布局深圳,彰顯出深圳的澎湃生機與活力。

 科技創新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支撐和教育發展。2024年,深圳市級財政安排人才經費預算140億元,支持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為人才提供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務,努力營造人才宜居宜業環境,加速打造全球創新人才集聚高地。2024年,全市財政教育支出超過1000億元,佔財政支出比重超20%,為最大支出領域。當前,深圳中小學在校學生數量穩居全國前列,正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百萬學位建設,千方百計擴規模、提質量、促公平,全面提速高水平大學建設,積極打造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深圳標桿」。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最茂盛的「梧桐樹」、最強勁的「吸鐵石」、最核心的競爭力。深圳多年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財政「及時雨」惠企利民促發展。2024年,深圳不折不扣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實施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和留抵退稅、軟件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減免等政策,全市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650億元,通過釋放稅費紅利全力托舉企業攀「高」向「新」。

 以服務前海、河套兩個國家級重大平台建設為例,深圳推動出台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前海企業所得稅政策擴區、河套企業所得稅優惠產業目錄、香港居民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正式落地等,2024年,這兩個區域相關政策減免稅額超過20億元。

 在惠企減稅降費的同時,深圳全力紓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所設立的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已累計入池貸款2.4萬億元。由深圳市財政出資成立的融資擔保基金,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為4.12萬家企業提供再擔保增信支持,撬動銀行貸款829億元。

 事實上,近年來,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和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深圳直面壓力,堅持把財政資金用在助企發展的「刀刃」上,全力滋養創新創業的改革沃土,持續為經濟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民營企業茁壯成長。

 「不以一城一地計得失」,是深圳企業家成功的密鑰,更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包容力和視野。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專家表示,正是堅持長期主義,堅持久久為功,深圳已發展成為中國「民營經濟第一城」。2024年,深圳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60萬家,增長10萬戶以上,7家深圳民企入圍世界500強、27家上榜中國民企500強、40家成為廣東省民企100強。(深圳特區報記者 段琳筠)

責任編輯:朱劍明 深圳財政真金白銀惠企利民促發展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