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國家高度重視人才戰略布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香港和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香港的人才發展指明了方向,《決定》中強調的重點是「國際」和「高端」,而香港在這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城市,不僅是國際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中心,更是全球高端人才匯聚高地。近年來,香港積極推進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吸引了大量內地及國際人才來港發展,這不僅有助於香港自身產業升級和經濟多元化,也為國家的整體發展注入了新動力。2024年首10個月,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近18萬宗申請,近12萬宗獲批,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以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共有65079人獲批,中國內地佔63117人,佔整體97%。這些人才不僅在香港推動產業升級,還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重要橋樑,充分體現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橋樑作用。
完善制度銜接和安居問題
要鞏固香港國際人才中心地位,須構建全方位支持體系。當前人才來港發展面臨專業資格互認、跨境執業限制等制度銜接問題,更須關注安居需求對人才留港的深層影響。以住房為例,儘管大灣區已試點跨境支付便利化措施,但內地人才在港購房仍受外匯額度限制。根據中國內地的外匯管理規定,每人每年可兌換相當於五萬美元的外幣,而境外消費或提取現金並不計算在此額度內。但若需超過此額度,則須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並經過審批,手續繁複且耗時較長,這對於希望在香港購房的內地人才來說,資金調配存在明顯困難。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已推出多項深化金融合作的政策措施,例如「滬港通」「深港通」等金融互聯互通機制的成功經驗,截至2023年底,北向資金累積淨流入突破1.8萬億元人民幣,證明閉環式跨境資金管理既能保障金融安全,又可提升要素流通效率。
為解決內地人才在香港購房的資金調配問題,可以參考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建立「購房資金通」讓兩地居民可以在香港或內地置業。資金池的資金總額度可設為港幣1560億元或美元200億元,僅佔國家外匯儲備的0.6%,對國家外匯儲備影響輕微。這一機制可由指定銀行負責管控,防止資金外流至境外,確保資金仍在國家金融體系內循環,同時為內地人才提供更大的資金使用靈活性。
為確保「購房資金通」的順利運作,建議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成立小組,在保障國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相關政策,細化資金池的運作細則,確保資金的閉環式管理,既能強化互聯互通的機制,又能讓人才在香港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