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星期二,農曆正月廿一(雨水)。早盤三大指數低開後一度震盪走低,但10:30後,三大指數均出現探底回升走勢,其中滬指在銀行股帶動下出現快速拉升走勢。盤面上,銀行、儲能、固態電池、遊戲等行業個股漲幅居前。
截至午盤,上證指數漲0.29%,報3365.51點;深證成指漲0.13%,報10804.65點;創業板指跌0.09%,報2224.68點;滬深300漲0.4%,報3963.23點;科創50跌0.83%,報1028.72點;北證50漲1.2%,報1267.59點。滬深京三市合計成交額10685.09億元,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
機構看盤
東方證券:整體來看,科技成長股繼續占優,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等都創出年內新高,日成交較上周有效放大,市場仍在良性運行,短期滬指3400附近目標不變,AI+行業應用、端側AI預計仍是資金短期關注重點。
國金證券:「春季躁動」尚未結束,AI配置正當時。「春季躁動」尚未結束,維持重視中小盤科技成長機會,聚焦TMT+機械。建議關注:一、基於AI景氣投資圖譜,中長期重點看好:①光芯片;②光模塊;③新型顯示技術。二、AI主題投資正當時,短期聚焦:①DeepSeek大模型及相關基礎設施、零部件;②低空經濟+無人駕駛;③Peek材料;④AI消費電子,包括眼鏡、手機、音響等;⑤AI軟件應用,教育、醫療、金融。
華泰證券:宏觀層面,科技領域的技術創新似乎仍無法解決目前周期性的經濟問題。從行情表現來看,科技板塊一枝獨秀,未來仍是結構性行情。操作上,保持一定的合理倉位是必要的,選擇AI+核心資產,同時受益於春節消費回暖的消費板塊亦可關注。歷史經驗顯示,市場風險偏好最高的階段或許是當前至兩會前。隨着兩會召開,指數層面的勝率或會有所回落,市場圍繞兩會政策信號,以結構性機會為主。而到了四月中旬之後,風險偏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或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
國泰君安:決策層對經濟形勢與資本市場態度的積極轉變,以及中國AI產業趨勢的出現,維持2025年中國股市「轉型牛」的年度判斷。2025年春季前後整體的交易定價環境是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但宏觀政策預期暫難以快速調整的階段,因此市場整體承擔風險的意願相較於2024年Q4是降低的。過去一段時間的快速反彈,市場正在快速計入投資者對兩會政策和產業趨勢的樂觀期待,市場情緒的局部高點預計將較快形成。因此,下一階段,股指總體進入到橫盤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