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多地調整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對於超1.7億繳存者來說,這筆錢正變得更可及、更好用。對於住房公積金這個每年繳存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級的資產池來說,其利用效率也大大提升。
根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年,中國各地陸續發布公積金優化政策超430條,2025年以來,中國出台公積金優化政策超20條。
記者梳理發現,近段時間公積金政策的調整優化主要有三個方向:
其一,擴大公積金使用、繳存範圍。
北京市近期開展提取住房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試點。據介紹,原有的「先付後提」模式要求租客先行墊資,再憑租賃合同、發票等材料申請提取公積金,而新政策通過直接劃撥機制實現「隨用隨提」,不僅使用更加便利,也降低了租房人的資金周轉成本。
不少地方也不斷擴大繳存公積金的人員範圍。近年來,昆明、青島、天津、蘭州等地明確將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等靈活就業人員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範圍。
其二,放寬公積金使用限制。
今年1月份,福建廈門、莆田等城市出台公積金新政,支持省內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同時,兩地還提出階段性支持省內購房提取代際互助,也就是買房時父母或子女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支持購房人購房。
在部分地方,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可以轉成較低利率的公積金貸款(簡稱「商轉公」),節約利息支出。
比如,湖北襄陽去年提出,第二套房也可以辦理「商轉公」業務。今年1月,合肥恢復住房商業貸款轉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業務。鄭州市去年發放的「商轉公」貸款占全年貸款發放總額的61%,惠及家庭2萬戶。「商轉公」後,購房者既省去了籌措「過橋」資金的環節,又能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低利率,減輕還貸壓力。
其三,提升公積金額度、降低首付比例等。
近期,大連提出將公積金貸款政策首付款比例降至20%,對符合條件的碩士研究生和多孩家庭最高貸款額度在當期最高貸款額度基礎上提高40萬元。此外,長沙、濟南等城市也不同程度提高了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
這些措施都讓住房公積金更加靈活便利。
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幫助職工解決住房問題。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2023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超1.7億人,繳存額近3.47萬億元。
住房公積金的一大特點在於專款專用,存儲期間只能按規定用於購、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納房租。所以雖然這筆錢規模可觀,但利用率不算很高。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房價較高,受到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因素限制,不少人買房只能選擇商貸,享受不到公積金低利率的實惠,沒辦法把公積金的最大效用發揮出來。近期各地出台的包括「商改住」在內的一系列政策,都有助於讓這筆「打瞌睡」的錢醒過來,更好利用資產,也惠及更多民眾。(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