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金管局上月公布「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安排,該安排有11家銀行造市商。中銀香港、恒生銀行及渣打香港今日(10日)宣布,在該回購業務實施首日完成多筆回購交易。
該安排下,北向債券通的境外參與者可以使用合資格在岸債券作為抵押品,在香港進行人民幣回購業務,為他們提供更多非現金抵押品的選擇,增加其資金靈活性。
中銀:完成多筆回購交易
中銀香港副總裁王化斌表示,「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揮關鍵作用,人民幣債券具有價值穩定,並與國際市場波動關聯度較低等多項優質資產的優勢,本次將「債券通」(北向通)債券納入離岸回購業務,進一步增加在岸人民幣資產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抵押品功能及應用,同時豐富境外投資者獲取人民幣流動性支持的渠道,從而提高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的興趣。
王化斌稱,新業務有助推進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恒生:提升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恒生銀行(011)公布首天已成功完成數筆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交易,該行環球資本市場主管周丹玲稱,這項回購安排在提升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恒生致力支持建立市場化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機制,以提升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渣打:盤活境外投資者在岸債券持倉
渣打銀行(香港)表示,已經成功與中信證券國際資本管理、廣發全球資本及東衛資產管理私人公司等金融機構客戶,首次以「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在香港進行人民幣回購業務。
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及北亞區金融市場及戰略客戶主管曾繼志表示,渣打很高興成為首批銀行之一,協助客戶利用「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進行離岸人民幣回購,以取得人民幣流動性,有效盤活境外投資者的在岸債券持倉,提升資本效率,整體提升人民幣資產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領先地位。
渣打指出,自從監管機構於上月宣布有關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的新安排後,迅即接獲不少客戶查詢,部分表明有意參與交易,預計新的回購安排將成為投資者恒常管理人民幣資產的金融工具。隨着「債券通」北向通的交易量於去年再創新高,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渣打香港在2024年所錄得的北向通交易量亦按年增加近兩成,足證客戶對在岸人民幣資產的投資意欲與日俱增,人民幣國際化持續進展。(記者 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