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假期後,港股首日復市,早段跟隨外圍下跌,最多曾瀉逾460點,之後很快低位反彈,20000點大關失而復得,最後僅微跌7點收市。蛇年第一個交易日縱未開出紅盤,但在美國貿易戰炮聲隆隆的基礎上,作為香港及內地經濟風向標的港股不單沒有暴瀉,對比日韓及台灣股市跌逾2%至3%,歐洲亦跌1%至2%,反映港股市場底氣十足,無懼特朗普的關稅挑戰。
美國正式向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確然為市場帶來不小震蕩。就匯市而言,加元便一度跌至2003年以來最低,最多瀉逾2%的墨西哥披索亦創三年新低,歐元同樣在關稅陰霾下挫逾1%。由於加拿大能源產品也是加徵關稅對象,市場憂慮加拿大反制措施會進一步影響原油供應,故昨日紐約期油最多亦曾飆逾3%,倫敦布油也升約2%。但值得留意的是,除了港股僅跌0.04%,人民幣匯價跌幅亦僅0.2%,市場腳步顯然不為所動。上述市場動向,無疑具有重要指標意義。
為何港股沒有被美國貿易戰震散?
一來,有鑒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香港和內地早已降低對美國的出口依賴。香港對美國的出口原本就不算多,近十年佔比俱不足10%,去年更降至6.5%;至於內地,對美國出口所佔比例亦從疫前約20%,降至去年的不足15%。加上全球經濟重心東移,香港對亞洲的出口持續上升,去年便升近一成,而內地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從約35%升至40%,出口總額更自特朗普首屆任期起累增近八成,亦即實現此消彼長的態勢。事實上,香港去年經濟增長2.5%,只及政府原先估算的下限,GDP之所以上升,正正受惠於出口拉動,這包括了貨品出口和服務輸出,前者受惠於出口亞洲帶動,後者則得益旅客回升的跨境經濟活動。
二來,國家作為香港堅強後盾,經濟基本面穩健,所推增量政策也尚待發酵。內地才是香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一直佔逾半壁江山,去年比重迫近60%;增量政策可望激發新一輪內需消費熱潮,香港自然可以分一杯羹。另外,進一步深化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來港上市等,已成功帶旺去年港股,政策效果未來仍將進一步浮現。況且,中央要推動經濟還有好多牌可以打,低通脹環境既容許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低財赤和低負債亦容許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政策工具箱絕非獨沽一味,經貿大門也只會愈開愈大,凡此種種最終亦必惠及香港。
「巧若靈蛇、順勢前行」,這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於新春開市儀式上致辭時,指利用AI大模型對蛇年展望的一個概括。蛇年正好寓意我們要識變求變,甚而爭取蛻變,懂得趨利避害,主動積極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利在東方,無疑是勢之所向,亦有利分散及規避風險,特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治下的不確定性。因此,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固然是香港發展必然之路,而加大開拓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亦為靈巧順勢的變化所指。
對於蛇年港股市況,陳茂波表示審慎看好、樂見更好,有着堅定信心。事實證明,港股有底氣、有條件持續向好,隨着信心提振,配合東風吹起,巧變應對挑戰,順勢抓緊機遇,香港必可今年勝舊年!(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頂圖:2月3日,恒生指數收市報20217.26點,下跌7.85點,跌幅為0.04%。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