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重推租置計劃可行

【港事講場】重推租置計劃可行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2-04 08:49:4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作者: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顏汶羽

    民建聯建議的「租置2.0」計劃,旨在推售樓齡20至30年的中年屋邨單位,每年售出1萬多個單位,售價約80萬至100萬元。根據估算,回購率可達七成,分十年推售的話,每年可為政府帶來逾100億元的現金流。若重推租置計劃,也可考慮暫停「綠置居」計劃,將資源集中於出租,以增加新公屋供應,滿足居民與輪候者的需求。我們建議僅出售單位業權,公共空間仍由房委會持有並管理,業主只需支付管理費,從而解決過去的管理問題。此外,房屋署可考慮在售出一定數量的單位後縮減編制,減輕財政壓力。

    然而,在重推租置的討論中,社會上主要面臨兩大問題:第一,對公屋供應「量」的影響;第二,屋邨管理「質」素上的影響。筆者卻認為,這兩個問題並非必然存在,重推租置反而能在財赤時期更有效紓緩財政壓力。

    問題一:重推租置會延長公屋輪候時間?

    出售公屋不一定會延長輪候時間。根據1998年至2005年的「租置計劃」,即使出售了約14萬個公屋單位,公屋輪候時間並未延長,反而逐年縮短。只要適當增加新建公屋單位的數量,「租者置其屋計劃」便不會對公屋輪候時間產生不利影響。目前,房委會每年可回收約9000個單位,佔整體公屋單位的1.1%。未來五年(2025-26至2029-30年度),公營房屋供應將達189000夥,比今屆政府上任時增加約80%,並預計平均輪候時間將繼續縮短。因此,政府可以通過適度調整「租置計劃」推出的單位數量,以控制公屋輪候時間。

    問題二:租置會衍生屋邨管理問題?

    在全港39個租置屋邨中,約有3萬多戶租戶,面對混合業權及「一廈兩制」的管理挑戰,主要可分為三類問題:

    1.公用地方管理權責不清:此問題可通過縮小項目地界範圍,減少與房委會或相鄰小區共用設施來解決。

    2.業權分散管理問題:房委會需積極參與,確保高效管理。

    3.難以推行「扣分制」:新措施能減少公共場所的滋擾行為,如空調滴水、高空拋物等。為免扣分,住戶會更注意自身行為,從而改善環境衛生。

    因此,重推租置計劃不僅能為部分公屋居民實現置業夢想提供契機,同時也能為政府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進而有助於保持房委會的編制在合理水平。

責任編輯:蔣璐 【港事講場】重推租置計劃可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