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與泰國消費者委員會今日(24日)在香港簽訂跨境消費爭議合作協議書,建立兩地訊息及投訴個案互通機制,藉以加強跨境處理消費糾紛的合作。
與當地商戶發生糾紛時 可向居住地消保組織投訴
這是香港消委會繼2017年與韓國消費者院、2018年與日本國民生活中心,以及2019年與新加坡消費者協會簽署合作協議書後,第4次與亞洲地區的消保組織簽訂同類協議,攜手為區內的消費者締造更有保障、更安心的消費環境。
根據合作協議,不論是香港消費者在泰,又或泰國消費者在港,與當地商戶發生糾紛時,可以在回到自己的居住地後,向居住地的消保組織投訴。在取得投訴人的同意下,居住地的消保組織可將投訴的詳情、相關文件等送達對方消保組織,由該組織協助消費者解決糾紛。若商戶提出和解方案或有任何回應,該組織會將結果轉達至居住地消保組織,再知會投訴人。互通機制可解決兩地消費者以往因為言語不通、消費者已返回居住地及司法管轄區不同,而未能處理的消費糾紛。
今年首9月逾66萬港人到訪泰國
泰國一向是港人旅遊熱點,近年泰國和香港兩地居民的跨境旅遊和消費需求在疫後強勁反彈。
根據泰國政府旅遊局的數據,2023年合共逾80萬人次的香港旅客到訪泰國,較2022年增加4倍,亦已回復至疫前約八成;2024年首9個月到訪泰國的香港旅客人次已超過66萬。與此同時,搜尋引擎的搜索量趨勢分析顯示,2024年泰國位列港人「最高需求的旅遊目的地」第三位,首都曼谷更是港人最熱門的旅遊城市第二位。至於香港,亦是非常受泰國旅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香港旅遊發展局數據顯示,去年有450372人次到訪,按年上升逾34倍,回復至接近疫前水平。
2020年至2024年9月接獲33宗港人在泰置業投訴
能成為深受歡迎的熱門旅遊勝地,除了往返兩地的交通便利,更因為兩地都能提供非常多元化的購物體驗,消費類別廣泛且豐儉由人。
港人遊泰,喜愛選購小至特色土產手信、美容護膚品、水療及按摩服務,大至度假酒店住宿、甚至置業等,涉及的消費金額可以相當可觀。加上香港與泰國於去年底合作推出「轉數快 x PromptPay」跨境二維碼支付互聯,為兩地互訪旅客提供便捷安全的跨境零售支付服務,便利消費。
然而,各類消費均有發生爭議的風險,一旦遇上消費糾紛卻申索無門,或會令消費者損失慘重,當中以大額購置境外物業的個案尤甚。2020年至2024年9月消委會接獲與港人在泰國置業相關的投訴達33宗,涉及金額逾港幣600萬元。
香港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左)、消委會主席陳錦榮(中)及泰國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Ms Saree Aongsomwang(右)。圖:消委會網頁
香港消委會接獲6宗泰國旅客投訴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主席陳錦榮表示,旅客即使遇上消費糾紛,礙於緊密的行程等種種因素,未必能即時向當地的消保組織投訴,返回居住地後又可能因跨境問題難以跟進,最終只能放棄追究。「一些涉及龐大金額的個案,例如境外物業交易,即使消費者欲追討賠償,但受跨地域、語言、文化,以至法律、營商習慣等差異的限制,令索償變得極具挑戰性。」他說。
泰國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Ms Saree Aongsomwang表示,是次雙方建立合作機制,為促進兩地消費者的保障邁出重要一步,「兩地消委會的合作將為消費者帶來重大裨益,確保其權益獲得保障,並可以為損失追討合理的賠償。今天簽訂的合作協議,彰顯我們對提升消費保障的決心,攜手為消費者創造最有利的消費條件,以及持續發展具效益的合作關係。」
根據香港消委會的數字,2022至2024年9月共接獲6宗泰國旅客的投訴,當中有一半涉及更改/終止合約(3宗),其次涉及營商手法(2宗)。泰國消費者委員會過去3年則未有收到來自香港旅客的投訴。
香港及泰國消委會均深信,通過是次協議建立兩地訊息及投訴個案互通機制,不但讓消費者於返回居住地後仍能尋求協助,有助排解消費糾紛,長遠而言,亦對促進兩地的旅遊及零售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