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郭正學介紹了自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城市品質專項推進組在城市建設管理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並闡述了2025年的重點工作部署。
自行動開展以來,在瀋陽市委、市政府領導及各成員單位努力下,城市品質專項推進組深入貫徹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理念,取得諸多成果。瀋陽獲評全國首批、東北唯一城市更新行動城市,成功召開全國老舊小區現場會。年度完成城建投資持續兩位數增長,元江街等5條快速路提前通車,地鐵3號線西段等線路陸續運營,「十四五」 期間1723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提前一年完成,重點街路煥然一新,「一網通管」 經驗全國推廣,樂天、寶能等停緩建項目重新盤活。
2025年,城市品質專項推進組將從6個方面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在城市更新方面,高質量改造100個住宅小區、100條背街小巷,更新老舊電梯與各類管網,升級重點街路,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造城中村,完善城市交通與產業設施,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韌性。
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持續深化 「十大行動」,解決城市管理難題,強化保潔與養護作業,整治環境,建立建築垃圾管理機制,提升綠化、亮化水平。
核心發展板塊及重點片區建設方面,實施35個板塊及重點片區的101個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綠色生態和歷史建築活化利用。
鄉村建設方面,推進縣域環線建設,維修改造農村公路,改造危房,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完成科爾沁沙地殲滅戰 「三北」 工程六期任務。
「十五冬」 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方面,推進王家灣冰上運動中心場館暖封閉,完成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周邊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新建變電站保障供電。
土地攻堅和城市資源盤活方面,堅持以土地存量換發展增量,確保閒置土地處置率和停緩建項目處置率達標。
為推進各項任務落實,瀋陽今年將採取4項工作舉措。強化項目推介,圍繞國家政策支持方向建立5000億元項目儲備庫,向企業和金融機構推介項目,爭取上級資金和探索新融資途徑。搶抓黃金工期,今年擬實施的549個城建項目已有超280個進場施工,4月底實現所有項目應開盡開,年底完成既定目標。加強統籌協調,召開城市精細化管理會議,製發工作方案和導則,開展拉練檢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精準配置資源,推進閒置土地和停緩建項目處置攻堅行動方案落實,運用專項債資金支持土地儲備和存量閒置土地盤活。
針對國務院批覆《瀋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 - 2035年)》後,為落實瀋陽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新定位的問題,郭正學表示,已謀劃籌備一批項目。構建對外開放平台,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臨空經濟區、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等合資產業園區及國際化社區、街區;提高區域軌道交通輻射能力,完成沈白高鐵、沈丹外遷工程,加快地鐵建設和報批;完善區域道路網絡,推進秦沈、新阜高速公路及縣域環線建設,開展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等前期工作。後續還將繼續謀劃重大項目,落實國家定位與使命。
瀋陽在城市建設管理的決勝之年,將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和勇於爭先的精神,真抓實幹,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為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貢獻力量 ,為全面振興新突破而努力奮鬥。(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