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黔六盤水鐘山區舉辦「三月三」民俗活動

黔六盤水鐘山區舉辦「三月三」民俗活動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4-01 23:12:33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30日至31日,以「非遺里的鐘山」為主題的第七屆秀美金盆「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動舉行。活動中,刺繡競技、歌舞展演、民俗體驗等形式吸引眾多遊客共赴春日之約,共同感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圖2:活動現場.JPG

 每年農曆「三月三」,是六盤水市鐘山區金盆鄉及周邊苗族和彝族同胞在天生橋景區開展祭山傳統習俗的日子,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當天,「金手指」繡娘爭霸賽作為活動的「開門紅」,成為全場焦點。身着傳統服飾的繡娘端坐枱前,手持針線,凝神創作。五彩絲線在指尖翻飛,逐漸化作栩栩如生的花鳥紋樣、寓意吉祥的幾何圖騰。「這幅《百鳥朝鳳》用了平繡、挑花和鎖繡三種技法,鳳凰的羽毛要換12種顏色的絲線,一針錯位整幅都得重來。」繡娘王秀蘭一邊穿針引線,一邊向圍觀遊客講解說。

 隨後,系列文藝演出拉開帷幕。開場舞《鼓韻天生橋》以銅鼓聲為引,舞者手持竹簡,以剛柔並濟的舞姿演繹布依族先民開山架橋的傳說;原生態歌曲《戀戀布依》用悠揚的「八音坐唱」曲調,唱出「三月三」祭祖祈福、踏青對歌的古老習俗。

圖3:活動現場.JPG

 「太震撼了!舞蹈動作里有插秧、織布的影子,歌聲里能聽到山泉流淌的聲音。」遊客張芬焱感慨道。據現場負責人介紹,此次文藝演出中,節目80%的素材來自田間採風:「比如《舂碓舞》的節奏源於布依族製作糍粑的勞作場景,我們希望通過藝術化表達,讓年輕人讀懂祖先的智慧。」

 當最後一曲《敬酒歌》響徹山谷,遊客與村民手挽手跳起「轉場舞」。這場「三月三」盛會,不僅讓深藏大山的非遺技藝走向更廣闊的舞台,更以文化認同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合力。

 活動現場,非遺與文旅的深度融合處處可見。文化市集內,蠟染手帕、竹編器具、民族服裝等攤位前人頭攢動;民俗體驗區中,遊客可參與民族織布、學習苗族民歌。

圖4:活動現場.JPG

 據悉,「三月三」在苗族文化中本是祈求豐收的節日,金盆鄉的創新在於將其轉化為文化展示、技藝傳承、經濟創收的多元平台。這種轉化並非簡單複製傳統,而是通過場景再造、體驗升級,讓古老民俗與現代生活產生共鳴,表達出苗族和彝族同胞對勞動致富的熱情、對平安和諧的期盼,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喜悅和糧食豐收的美好願景。(黃松 許入介)

 頂圖:活動現場

責任編輯:林梓琦 黔六盤水鐘山區舉辦「三月三」民俗活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