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慶市港澳顧問年會暨渝港澳生產性服務業合作對話會26日在香港舉行,重慶市委常委、重慶海外聯誼會會長商奎;重慶市政府港澳辦副主任張婭茜;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麗新集團主席林建岳;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香港中華聯誼會會長鄭翔玲;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香港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鐘永喜;重慶市香港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黃祖仕等重庆市港澳顾问,香港重慶總會會長、德興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張鵬;山頂資本創始人鄧雅文;香港盈之康國際醫療集團董事長張芷縈;港澳生產性服務業機構和企業代表近百位嘉賓出席會議。
圍繞「聚力生產性服務業合作、攜手渝港澳高質量發展」,出席、與會嘉賓交流思想智慧,暢談合作發展,掀起「頭腦風暴」,熱切推動渝港澳合作邁上新臺階。
助推重慶發展、與會嘉賓熱烈討論,掀起「頭腦風暴」
圍繞科技前沿領域加快合作
鄭翔玲在發言中說,在經貿領域,香港作為重慶第一大外資來源地,無數港資企業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與推動者。當前,重慶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八大樞紐節點之一,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超前,未來,港渝兩地可以思考一個更新的人工智能合作方向——xᴬᴵ,把AI放在指數位置上,xᴬᴵ在兩地中的應用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推動萬物發展的關鍵,兩地還可以進一步深化對算力基礎設施的布局、數據的互聯互通,特別是在人形機器、具身智能等科技前沿領域加快合作。
查毅超就重慶用好香港優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聚焦在「揚長」和「補短」兩方面提出建議,「揚長」即渝港聯動加快建設「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如重慶車企可以香港作為進軍國際市場的基地,在香港進行針對國際市場的品牌建設、市場策劃等工作;「補短」即借助香港優勢補齊科技金融、服務效能等缺失,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多元化籌融資渠道,能為重慶企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會長黃祖仕建議從六方面入手深化渝港經貿合作,包括建議重慶積極爭取加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在出境旅遊業務、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等領域,放寬外資投資限製,以促進利用外資企穩回升;進一步積極拓展中間品貿易和綠色貿易;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降低稅費負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建議重慶政府、渝港企業聯手打造文旅體育、健康養老托育等消費新場景,以優質供給激發潛在需求;推動重慶與港澳在溫泉旅遊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國家溫泉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等。
助推渝港澳合作走深走實
香港品質保證局總裁陳沛昌認為,渝港合作發展迎來重大機遇,重慶與香港的合作機製為企業提供了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和國際平臺,拓展「一帶一路」投資貿易新機遇的機會,香港品質保證局自2018年以來,已完成近1000宗綠色金融認證和評審個案,相關金融工具融資達1700億美元,這得益於國家和香港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支持。此外,通過香港的綠色金融優勢,重慶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融資支持,推動可持續發展項目的實施;重慶的優質產品通過香港的國際營銷平臺可以更好地推廣到全球市場,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月進表示,渝港澳在發展定位、資源稟賦、優勢產業等方面互補能力很強,在金融保險領域合作潛力巨大,中國人壽將持之以恒助力渝港澳金融保險合作,推動優勢互補,發揮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功能,強化保險的風險保障和風險管理功能,以優質的境外保險產品和服務助力重慶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支持渝港共建金融中心;積極參與渝港兩地創新和科技合作,加強科技創新對金融科技的賦能;深入探索重慶精彩紛呈的文旅資源,研究將重慶優秀的養老養生資源納入保險產品服務鏈條,為港澳居民「北上養老」提供更多選項,助力港澳進一步民心相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傑匯資本董事長謝傑指出,重慶依托「一帶一路」倡議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推動入境旅遊與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和渝港澳文旅服務業合作成為重要引擎,為此,他建議,重慶應進一步加強國際教育合作、深化渝港澳文旅服務業合作、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等措施,進一步提升重慶的國際教育環境和城市國際化水平。(記者 陳爽)
頂圖:2025重慶市港澳顧問年會暨渝港澳生產性服務業合作對話會26日在港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