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兼任省能源局局長張楠在會上介紹了遼寧能源系統在2024年取得的顯著成績,以及2025年的重點工作計劃。
張楠表示,2024年,遼寧能源系統錨定清潔能源強省目標任務,以實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為總抓手,積極謀劃實施高質量能源項目,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向「綠」而行、向「新」而生,能源發展正朝著安全、低碳、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穩步邁進。
能源轉型加速,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在能源綠色轉型方面,遼寧取得了顯著成果。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和發電量佔比雙破50%,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其中,風光能源加快發展,全省風電、光伏總裝機達到2969萬千瓦,較2020年翻一番。核電項目加快推進,徐大堡核電4台機組安全有序建設,莊河核電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快速推進。氫能產業加快培育,全國最大的風電離網制氫項目——華電鐵嶺25兆瓦項目已全面投產。
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進一步優化。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清原一期6台機組投入商運,大連莊河等5個項目開工。新型儲能項目有序推進,涵蓋全釩液流、飛輪等多種技術路線。電網主網架結構全面加強,納入國家「十四五」主網架規劃的23項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部完成核准,巴林—奈曼—阜新等14項500千伏工程建成投運。
能源產業發展動能澎湃。沈鼓集團空氣儲能壓縮機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大連融科、瀋陽微控等新型儲能領軍企業迅速發展,特變電工特高壓輸電裝備打破國外壟斷。遠景、金風、正泰、蜂巢等新能源裝備龍頭企業落戶遼寧,產業集聚效果逐步顯現。
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更加有力。2024年,遼寧電煤需求量5384萬噸,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5201萬噸,簽訂率97%,遠超國家要求 80%的規定。全年電煤中長期合同供需方履約率均好於全國平均值。天然氣中長期合同應簽盡簽。煤炭產量 3000.6萬噸,同比增長4.8%。原油、天然氣分別穩產950萬噸、8億立方米。
2025年重點工作規劃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篇佈局之年,也是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戰決勝之年。張楠表示,遼寧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強安全、強低碳、強供給、強技術、強機制、強主體」的清潔能源強省「六強」目標要求,加快建設具有遼寧特色的風光火核儲一體化能源基地。
今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標是「2個達到」和「1個取得」,即:全省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55%,發電量佔比達到53%以上。多元互濟、結構合理、裝備先進、市場開放的清潔能源強省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張楠表示,遼寧將突出把握5個「注重」,即:注重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注重清潔能源多元化、立體化、持續化發展;注重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注重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注重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重點工作主要立足「6個聚焦、6個著力」。一是聚焦維護能源安全,著力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二是聚焦「雙碳」目標任務,著力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三是聚焦科技創新引領,著力打造能源裝備產業高地;四是聚焦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激發能源領域發展動力;五是聚焦為民服務宗旨,著力提升能源惠民利民水準;六是聚焦科學謀篇佈局,著力推進能源規劃編制實施。
重點項目與未來展望
發佈會上,張楠還介紹了2025年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的重點項目。今年謀劃實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重點項目46個,總投資392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13億元。其中,在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方面,涉及風電、光伏、抽水蓄能、新型儲能、氫能等5個重點領域;在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方面,涉及核電、煤電、電網、油氣等4個重點領域。
遼寧省發展改革委監管總監宋陽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煤礦智慧化建設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遼寧將錨定目標任務,深化技術融合,完善政策支持,加強人才培養,持續提升煤礦智慧化水準,積極打造「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化煤炭產業體系。
遼寧省發展改革委總工程師孫淼表示,遼寧將採取更加有力舉措,持續推動全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一是適度超前佈局,推動新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二是持續提升系統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利用;三是前瞻謀劃網架建設,統籌推進源網協調發展;四是積極破解發展瓶頸,全力拓展新能源發展空間。
遼寧能源系統的持續發展,不僅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國家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