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撫州臨川區青雲街道芝山社區黨委以「三化三爭」主題活動為契機,創新打造「微支部」治理模式,通過強化轄區社區業委會黨支部建設,成功破解老舊社區治理難題。其中,市委宿舍社區業委會黨支部在書記李勇的帶領下,探索出一條「紅色業委會+居民自治」的特色治理路徑,為全區老舊社區改造後續管理提供了鮮活樣本。
「紅色引擎」破冰治理困局
面對2023年初物業撤場造成的管理真空,市委宿舍社區黨支部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黨支部書記李勇帶領12名黨員開展「叩門行動」,歷時15天完成172戶居民全覆蓋走訪,收集治理建議46條,繪製出「社區問題熱力圖」。通過「紅色議事廳」召開協商會議8次,最終以92%的贊成率推動新一屆業委會換屆選舉,實現黨支部委員與業委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
「五微工作法」賦能精細治理
黨支部創新實施「微網格、微議事、微服務、微項目、微榜樣」工作法:將社區劃分為4個黨員責任區,設置8個「黨員先鋒崗」;建立「週五說事」協商機制,解決路燈照明、綠植修剪等民生問題23件;協調數投部門新建智能汽車充電樁2處,新增電動車充電棚3處,增設公共晾曬區3處;開展「最美樓棟」評選,培育居民自治骨幹16人。通過「小事不出網格,大事支部兜底」的服務機制,社區環境整潔度在社區月度考評中從末位躍升至前列。
「紅色管家」構建共治格局
黨支部牽頭組建「1+3+N」服務體系(1個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企業、共建單位3方力量+黨員志願者、樓棟長等N個群體),實施「民生實事項目清單」管理。針對電動車安全隱患,聯合消防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清理「飛線充電」58處,新增滅火器材32個;對接園林部門實施「綠蔭計畫」,修剪高危樹木12棵;建立「紅色維修隊」,累計解決管道堵塞、外牆脫落等問題47個。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尋求多方資源,通過資源整合,社區物業費收繳率從43%提升至98%,居民滿意度達96.8%。
四重效應釋放治理大能量
市委宿舍的蝶變印證了「微支部」的四重效應:政治引領的「紅色效應」啟動了黨員隊伍,協商共治的「磁場效應」凝聚了群眾力量,精准服務的「溫度效應」提升了治理效能,機制創新的「乘數效應」實現了長效管理。該案例為老舊社區治理提供了三點啟示:黨組織建設要向末梢延伸,實現「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基層治理要突出群眾主體,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治理」;服務供給要堅持需求導向,從「粗放供給」轉向「精准滴灌」。
如今的市委宿舍,蔥郁的綠植與嶄新的充電棚相映成趣,預計今年解決智能門禁系統,守護著居民安全,黨群服務中心裏不時傳來議事聲、歡笑聲。這個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社區,正通過「微支部」釋放「大能量」,書寫著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注腳。正如居民張大爺所說:「黨支部帶著幹,業委會跟著幹,我們群眾幫著幹,老小區照樣煥發新光彩!」(記者 黃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