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廣東韶關武江區城鄉融合產業園內彩旗飄揚、禮炮齊鳴,廣東中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A級新型防火保溫材料(岩棉)項目點火投產儀式隆重舉行。韶關市副市長肖智勇宣布項目正式投產,武江區委書記張廣暉、區長黃藝坤,以及中開(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永忠等嘉賓出席了儀式。園區企業代表及參建單位負責人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副市長肖智勇發言
政企聯動,打造「武江速度」標杆項目
在點火投產儀式上,許永忠回顧了項目的建設歷程,並對韶關市、武江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廣東中開新材料項目是武江區首個實現「簽約、拿地、開工、投產」四同步的標杆項目。在項目落地過程中,武江區提供了「一對一」專班服務,全程跟蹤,確保政策、用地、資金等要素無縫銜接,為項目快速投產按下了「快進鍵」,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中開(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永忠介紹
綠色發展與產業升級雙向奔赴
武江區委書記張廣暉在致辭中表示,中開岩棉項目從藍圖走向現實,生動詮釋了綠色發展與產業升級的雙向奔赴。作為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將翻開華南地區岩棉產業發展的新篇章,成為韶關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生動實踐,並為武江區打造華南地區新材料產業高地提供重要支撐。他強調,武江區將繼續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的理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速推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鏈招商,吸引更多企業加入武江新材料產業生態圈,推動武江從「工業新城」邁向「智造強區」。
武江區委書記張廣暉致辭
科技+環保,刷新「武江速度」
據了解,廣東中開新材料項目以「科技+環保」為產業定位,自2023年5月簽約以來,僅用22個月便完成了從規劃到投產的全流程,刷新了「武江速度」。基地新建的生產線採用了大產能電熔爐、智能化成纖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能耗降低50%,碳排放減少90%,技術標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項目達產後,年產量將達到10萬噸,年產值預計達3.5億元,將填補韶關市高端防火保溫材料產業鏈的空白。
武江產業園建設提質增速,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此次點火投產儀式不僅是中開項目的里程碑,更是武江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作為武江區的「一號工程」,近年來,武江區城鄉融合產業園建設提質增速,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園區規劃面積超過1.1萬畝,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7億元,已完成「七通一平」及污水處理廠等核心工程,標準廠房、園區路網等配套設施也逐步完善。目前,園區已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達12.1億元,產業承載力和吸引力顯著提升。
參觀智能生產線
參觀智能化生產線,展現綠色工藝技術
儀式結束後,與會嘉賓還參觀了中開新材料的智能化生產線、全自動岩棉生產設備、數字化管控系統及綠色工藝技術。參觀過程中,嘉賓們對項目的先進技術和環保理念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不僅為武江區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華南地區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記者 潘紅 通訊員 封俊 曾俊寧 區委宣傳部 工信局)
頂圖:投產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