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發布第6號總林長令,要求加強全省古樹名木保護,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屬地管理、原地保護、科學管護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機制。全文如下: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和科學價值。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國務院常務會議相關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古樹名木管護技術規範(試行)》等有關規定,現就加強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命令如下:
一、壓實工作責任。各地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林長製作用,強化組織領導。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屬地管理、原地保護、科學管護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機制。要層層壓實責任,明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以及養護單位(責任人)的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各級林長要定期開展巡林督導,及時發現並解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中的問題,確保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強生境保護。各地要按照《古樹名木管護技術規範(試行)》要求,劃定古樹名木生境保護範圍,並納入林業大數據體系和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不得在古樹名木生境保護範圍內鋪設非通透性硬化地面、使用明火、堆放重物、傾倒易燃易爆物品或者有毒有害物質。建設項目應當避開古樹名木保護範圍,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的,按照《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要求採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儘可能減輕對古樹名木及其生長環境的損害。
三、強化日常養護。古樹名木的日常養護是保護工作的關鍵。各地要完善古樹名木基礎數據,根據古樹名木的生長習性和健康狀況,制定科學的養護方案,明確養護責任人。要定期開展巡護巡查,落實《古樹名木管護技術規範(試行)》要求,一級保護古樹和名木至少每季度巡查1次,二級保護古樹至少每半年巡查1次,三級保護古樹至少每年巡查1次。林長制網格內的古樹名木由護林員巡護,城區不在林長制網格內的古樹名木,由養護單位(責任人)負責巡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古樹名木生長異常的,縣級古樹名木主管部門要查明原因和責任,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診斷,積極採取搶救復壯措施。
四、打擊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毒害古樹、非法採伐、非法移植、毀壞、售賣古樹名木及破壞古樹名木生境等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健全違法舉報信息共享、案件會商、行刑銜接等協作機制,公安、林業、住建(城管)等部門要加強聯合執法,形成打擊合力。對破壞古樹名木的違法行為,要依法從嚴從重處罰,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執法能力,確保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
五、加強活化利用。充分挖掘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內涵,講好古樹名木故事,弘揚古樹名木文化。要將古樹名木保護與鄉村振興、文化旅遊、生態建設、城市更新等相結合,依託古樹名木資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態旅遊景點和科普教育基地,有序開展生態文化旅遊等活動。要加強對古樹名木科學研究的支持,鼓勵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合理利用古樹名木資源開展保護技術、遺傳育種、生物學等科學研究,推廣應用科研成果。
六、開展科普宣傳。各地要積極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知識和法律法規,提高全社會對古樹名木保護的認識和重視。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古樹名木的重要價值和保護意義,宣傳保護古樹名木的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開展古樹名木保護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培養青少年的生態保護意識和責任感。(化定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