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哈市香坊區建築街道海富社區:打造黨建品牌  群眾服務24小時「不打烊」

哈市香坊區建築街道海富社區:打造黨建品牌 群眾服務24小時「不打烊」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3-12 09:38:51 來源:香港商報網

    哈爾濱市香坊區建築街道海富社區自2021年初成立至今,同每一個兄弟社區一樣,用心用情服務群眾。街道組織網格員學習區政府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海富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周紅印象最深的就是要求大家明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都說「基層幹部是針腳,縫補百姓冷暖」,她圍繞着這一中心,用幾件縫縫補補的小事,和大家分享了海富社區的「人間煙火」。

微信图片_202503120852291.jpg

    網格里的「親人」: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海富社區處於老城區,人口密集,情況複雜。該社區依託定格化管理模式,逐一篩出轄區獨居、高齡老人、重疾患者、殘疾人、流動兒童等最需要關愛的群體。在原有的12類重點人群基礎上,建立起重點人群12類+台賬,周紅認為台賬上不是冷冰冰的數字,是188個需要擁抱的名字。

    其中,96歲獨居低保戶、老黨員王大爺,就屬於人戶分離的特殊情況。在獨子離世後,老人獨自在外租房生活。網格員始終將其列為重點關懷對象,每周定期上門探望,打掃衛生、換洗床單,陪他聊天解悶,每日,電話問候更是從未間斷。王大爺常說:「雖然我不在社區住,但社區對我的關心一點都沒少,黨和社區焐熱了我這把老骨頭。」

    針對刑滿釋放人員王某的特殊情況,社區網格員通過幫辦代辦服務,走訪7家單位收集近10項證明材料,最終為其成功申辦特困供養待遇。在社區、街道、民政三方協同下,僅用三天便完成福利院入住手續。搬遷當日,鄰里自發組成互助小組協助搬運,整棟居民樓洋溢着守望相助的溫情。

    在網格員日常走訪時,發現葛阿姨突發重病,呼吸困難,社區網格員第一時間將其送醫並全程陪護,共同經歷兩次重症監護室搶救。考慮到老人長期缺乏家庭支持,社區多方協調促成其與失聯多年的親屬和解。如今葛阿姨居家休養期間,網格團隊仍持續提供保潔代購、心理疏導等個性化服務,用持續關懷照亮獨居老人的生活。

    心繫萬家燈火:你呼我應,憂樂同擔

    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就是我們行動的號角。海富社區結合區域特色,打造了「紅色印巷,睦鄰十二時辰」黨建品牌,寓意着樓宇雖高,抵不住紅色初心熠熠生輝,巷陌深處,為群眾服務24小時「不打烊」。

    樓棟格長反饋租戶劉某某突發疾病,社區黨委迅速啟動應急,組建專班,48小時內就將他安置進福利院。在他病重之後,網格員奔走協調,開闢綠色通道,妥善完成醫療結算、殯葬等事宜。

    面對單親母親王某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經濟壓力巨大產生輕生傾向的危急情況,社區充分發揮女性工作者優勢,通過婦聯找來心理諮詢師為她疏導心理創傷,同時啟動司法援助,用「訴前調解+強制執行」幫她爭取到了撫養費。

    凝聚萬眾同行:眾人拾柴,薪火永續

    周紅深知社區不是單打獨鬥,是要把所有人的心火聚成太陽。年輕的網格員是這樣形容的,「小社區,大江湖」。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的加入,讓「定格+共建」的優勢充分彰顯,讓「定格+志願」的效能全面釋放。在各方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僅2024年全年累計開展志願服務295場次,其中每月一次的「義剪」活動,就為特殊人群免費理髮200人次。

    當被問及社區工作價值時,周紅表示,居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下一步,社區網格員們要讓每扇窗後都有守望的眼睛,每條小巷都有托底的手掌。因為海富社區的燈火,從來不是一盞一盞亮,而是一片一片燃。(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姚含)

責任編輯:林梓琦 哈市香坊區建築街道海富社區:打造黨建品牌  群眾服務24小時「不打烊」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