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海南省首個航天應用技術產業學院暨航天應用人才培養共同體在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成立。來自政府部門、航天科研院所、航天科技公司、旅遊企業、行業協會等近30家單位領導和專家雲集一堂,共謀航天應用人才培養大計。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陳傑、海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一級調研員劉世瓊、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副局長肖琳、文昌市副市長韓亮出席成立大會並致辭。
陳正強在致歡迎辭中強調,此次攜手航天和旅遊領域頂尖企業、高校以及行業協會等,共同成立航天應用技術產業學院暨航天應用人才培養共同體,學校將依托文昌國際航天城的優勢,結合多語種辦學特色,主動融入國家航天戰略布局,聚焦航天旅遊、航天應用技術、航天商務(直播)、航天語言服務四大產業群,探索「航天+國際化+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培養路徑,以教育之力、人才之智、創新之能,為海南航天產業發展註入新的動能。
劉世瓊指出,當前,海南正全力推進自貿港封關運作,航天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海南「五向圖強」、打造「陸海空」未來產業體系的核心板塊。海南省教育廳始終把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作為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抓手,瞄準服務國家戰略和海南「4+3+3」現代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完善多主體協同育人機製,立項建設了17個示範性現代產業學院,校企合作成果顯著,充分彰顯海南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與潛力,切實提升為產業發展培養急需人才的水平。
韓亮表示,文昌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高等教育作為城市發展的戰略資源,積極支持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不斷優化完善專業布局,提升辦學綜合實力,為文昌發展互聯網經濟貿易、打造航天旅遊服務品牌培養外語外貿、旅遊管理人才。航天應用技術產業學院暨航天應用人才培養共同體的成立,是文昌打造「航天+」產業生態的關鍵一環,將為城市發展註入新動能,為文昌、為海南培養更多適應航天應用產業需求、具備紮實航天專業知識、精通多門外語且熟悉國際商務與文化交流規則的高素質「外語+技術+航天」的復合型人才。
肖琳介紹,作為中國首個具有商業性質的低緯度濱海航天城,文昌國際航天城堅持以因地製宜、「以場帶產」的思路,努力將發射優勢快速轉化為商業航天產業的競爭優勢,並正沿鏈向火箭與衛星製造、數據應用服務、航天文旅與金融等重要領域不斷拓展,經過4年多的高速發展,自貿港與商業航天政策紅利疊加釋放,園區產業生態正逐步形成,讓「文昌火箭文昌造、發射復用不出島」從藍圖變為現實,逐步構建「一城兩區一港」發展新格局。
航天應用技術產業學院暨航天應用人才培養共同體成立後,將立足海南自貿港建設,服務國家航天強國戰略,充分發揮文昌航天城區位優勢和航天產業集聚效應,以「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國際視野、服務地方」為辦學理念,推動航天旅遊、航天應用技術、航天商務(直播)、航天語言服務等多方向的協同發展,培養適應航天應用產業需求、具備紮實航天專業知識、精通多門外語且熟悉國際商務與文化交流規則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國際合作於一體的航天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高地和科技創新基地,推動航天應用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和航天產業的國際化進程,為航天事業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當天,受邀參加產業學院成立大會的全國航空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李誌偉,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文化交流協會航天文化專委會主任毛宏偉,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職業教育部部長胡群芳還出席了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航天機電一體化以及航天裝備精密製造技術等相關專業和航天文旅專業開設的可行性進行集中研討論證。(杜敬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