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倚群山,南展平川,花都區雄踞廣州北大門,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粵之咽喉」之稱,是大灣區鏈接全球資源、輻射內陸腹地的戰略支點,是樞紐門戶、智造高地、生態優地、宜居之城。
本規劃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世界,謀深做實「智造立區、樞紐強區、生態美區、改革興區」 戰略, 整體謀劃花都區面向2035年中長期發展的空間戰略藍圖,打造全域「一區一城一港一灣」空間結構,支撐全市構建「一帶一軸、三核四極」空間格局,堅決扛起「極點示範」新擔當,推動花都從「交通樞紐」向「經濟樞紐」「開放樞紐」邁進,為紮實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花都樣本。
空鐵聯動 樞紐提能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北站將成為花都區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規劃中提到,廣州北站將引入貴廣高鐵廣寧聯絡線等7條對外高鐵通道,並加快規劃建設5條城際線路。這些舉措將顯著提升廣州北站的對外輻射能力,實現以下目標:
1小時互達:花都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中心;
3小時互達:花都區與鄰近省會城市;
5-8小時互達:花都區與國家級城市群主要城市。
這一交通網絡的構建,將使廣州北站成為連接大灣區與內陸腹地的關鍵節點,進一步鞏固花都區作為廣州北部門戶的戰略地位。
2035年的花都:大灣區北部門戶的崛起
到2035年,花都區將實現從「交通樞紐」到「經濟樞紐」的全面升級,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鏈接全球資源、輻射內陸腹地的戰略支點。廣州北站的輻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帶動花都區乃至整個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同時,文旅融合和城鄉融合發展將為花都區注入新的活力,打造綠色宜居的花都。(記者 賴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