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政協哈爾濱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港區哈爾濱市政協委員、萊爾(深圳)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潘迪生在會議上針對哈爾濱外資投資生態現狀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建議,旨在推動哈爾濱構建開放型多元經濟。
數據顯示,哈爾濱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從2014年接近10億美元的高峰,驟降至2022年約1.5億美元,而同期內資保持穩定較快增長,外資佔比愈發微薄。但外商投資不僅帶來資金,更引入人才、技術、經驗等市場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在經濟發展諸多方面作用顯著,是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一環。
為此,潘迪生提出三大建議:
一是深入調研分析當前外商營商環境。剖析外資盈虧原因,如2022年超60%的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及34%的外資企業虧損,遠高於內資企業21%的虧損比例,探尋提升外資競爭力與改善營商環境的路徑;重塑哈爾濱營商環境口碑,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方式,挖掘成功投資案例並推廣,同時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打破外界刻板誤解。
二是針對性規劃外商良性經營生態。設定合理外商佔比目標,在全市各產業及高新技術、高校技術轉化項目等分別設定外資佔比目標,各區縣設定存量及新增外資目標並監督調整;持續監測外商經營狀況,與重點外資企業建立聯繫制度,委派專人提供全流程服務,關注企業經營並納入相關區縣及部門職責。
三是拓展外商投資便利化與促進政策空間。優化外資利用政策,擴大市場開放,降低行業准入限制,協助外資企業融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外企人員提供便利;持續推進外商招商工作,恢復海外招商活動,與商會、友好團體建立交流機制,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邀請外商考察,在地方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中劃出份額投入中外合資企業,開放消費市場,加大在潛力地區的招商資源投入。(記者 張曉磊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