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3日,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編輯委員會發表一篇社評,指出中國識破了特朗普的虛張聲勢,贏得了這一輪。
這篇社評題為《Is This Trump's Mitterrand Moment?》,Mitterrand是前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他於1981年上台時提出激進的極左經濟政策,即「可能的社會主義」,主張將控制法國經濟命脈的大型工業集團和大銀行集團國有化,意在讓政府主導私營經濟。但市場反應非常激烈,不到一年,他就暫停了「社會主義」措施。1982年由於失業人數不斷增加,密特朗削減公共支出、轉回自由主義的政策;到1983年基本全面放棄。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位法國總統放棄社會主義挽救政府,如今成了關稅政策的先例。
《華爾街日報》表示,特朗普逐步收回他最初的關稅攻勢,市場對此表示歡迎;特朗普周三表示不會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並可能削減對中國最高關稅後,股市再次上漲。
「這會是特朗普的弗朗索瓦·密特朗時刻嗎?」《華爾街日報》問道。
自本月初宣布對全世界加徵所謂「對等關稅」,並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以來,特朗普在過去20多天不斷做出調整:
首先將墨西哥和加拿大排除在「對等關稅」之外;
接着將除中國外所有國家的關稅暫停90天;
然後美國海關又為蘋果、英偉達和大型電子公司開"綠燈";
現在有消息稱,特朗普可能會大幅降低對中國的145%關稅。
這些與白宮顧問納瓦羅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宣稱不會調整關稅相隔3周。
《華爾街日報》在社評中直白地指出,面對金融市場的強烈反應、人們對經濟衰退和物價上漲的擔憂,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無論敵友)的差評,特朗普「就是在撤退」。
《華爾街日報》表示,過去三周,市場漲跌取決於關稅的最新消息以及特朗普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態度。這段時間的「市場檢驗」證實關稅對經濟的傷害正如此前所警告的。那些曾稱特朗普關稅是「戰略天才」的MAGA媒體如今看起來愚蠢至極。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此次對美國政府的強力反制,說明中國已經識破了特朗普的虛張聲勢,「另一個殘酷的現實是,中國識破了特朗普的虛張聲勢,似乎贏得了這一輪。」
《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對中國加徵關稅時,中國的反制比較克制,並派出代表團與美國進行談判。這一次,中國採取了針鋒相對的策略:
中國對美國徵收125%的高關稅;
管控關鍵稀土的出口;
停止接收波音飛機;
從其他國家進口農產品和天然氣;
對杜邦進行立案調查;
警告其他國家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不能損害中國的利益,否則後果自負;
呼籲其他國家一同反對美國霸凌。
這一系列舉措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反響,「美國的外交影響力正在減弱。」《華爾街日報》說。
不過,《華爾街日報》給特朗普找了台階,稱特朗普至少開始正視現實了。
但尷尬的是,《華爾街日報》也不清楚特朗普是在汲取這些經濟和政治教訓後真心醒悟了,還是緩兵之計,然後改天再打。甚至懷疑特朗普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因為他的很多決策都是臨時敲定的。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同日也發表了一篇題為《On Major Economic Decisions, Trump Blinks, and Then Blinks Again》報道,指經過數周的虛張聲勢以及升級的局勢後,特朗普退縮了,接着他又退縮了一次,然後又一次。
《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與現實的較量堪稱是一個生動的研究案例,活生生地說明採取最強硬路線所要付出的政治和經濟代價。特朗普在4月初發動這場貿易戰時,幻想的是回到一個更簡單的時代,只需要施加「懲罰性關稅」,就能迫使世界各地的公司到美國建廠。但到了4月底,他卻發現,現代供應鏈的世界遠比他預想的要更複雜,而且他那些「漂亮的」關稅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也遠未可知。
《紐約時報》表示,這段時間以來白宮方面不斷暗示,宣稱中國開始進行談判,尋求結束關稅的方法。然而,事實卻是,中國採取的策略似乎是坐等着看特朗普「表演」,讓他感受自己行為帶來的痛苦。
《紐約時報》透露,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員私下承認,他們沒有準確預測中國的反應。鑑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規模,特朗普原以為中國會是首批「請求(關稅)豁免」的國家之一。
《紐約時報》形容,特朗普想像中的"中方來電"並未到來,而他不願意先打電話,認為那會顯得他太急切,這堪稱是一種"絕望"的表現。
《紐約時報》援引拜登政府的商務部顧問伊利沙伯·伊科諾米的話指出:「這種膽小鬼博弈毫無益處,反而幫助提升了中國的威望,而美國看起來不明就裏,毫無章法。」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支持美國共和黨,《紐約時報》則支持民主黨。
中方闢謠:中美未進行談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一連2日在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闢謠,稱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美方不要混淆視聽。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24日亦表示,中美之間未進行任何經貿談判,任何關於中美經貿談判進展的說法都是捕風捉影,沒有事實依據。「解鈴還須繫鈴人,單邊加徵關稅措施由美方發起,如果美方真的想解決問題,就徹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通過平等對話,找到解決分歧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