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匯集團(382)公布截至今年2月底止中期業績,股東應佔利潤錄2.4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倒退27.95%,每股盈利20.98分,派中期息每股6.6港仙,較去年同期少31.3%。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股東應佔經調整利潤2.29億元,跌25.3%。
期內,收入12.58億元,按年升7.5%,主要歸因於集團華商職業學院及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入讀人數增加,以及中國學校的平均學費增加。截至今年2月底止,集團在國內外運營9所學校,在校學生人數10萬人,按年增4.4%。
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20.708億元,現金水平充裕。在校學生規模逐年擴大,達約10.03萬人,同比增長約4.4%。
期內,中匯集團於江門校區收購三塊土地的使用權,持續擴充辦學容量,為未來生源增長築牢根基,並積極引進行業專家與學科帶頭人,大力擴充雙師型教師規模。此外,集團透過海外共融課程、拓展國際院校合作網絡,持續拓寬師生國際視野,推動中國職業教育出海。
中匯集團以「AI+人才培養」為核心戰略,透過打造智能教育平台、引入AI助教、AI通識課程等,全面升級教育體系。
中匯集團亦不斷加大產教融合力度,重點布局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等新興行業,與華為、百度、京東等眾多名企合作,透過產業學院、工作坊及企業實戰項目,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持續為國家戰略重點產業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
展望未來,中匯集團表示,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集團將緊跟國策,抓住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十五年窗口期,積極擁抱大灣區產業人才需求,動態優化專業布局,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強化辦學特色,竭力打造全球知名的教育品牌,為股東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回報。(記者 林德芬)
頂圖:(左起)中匯集團首席運營官劉文琦、中匯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廖伊曼、中匯集團首席財務官廖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