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至23日,由廣東科技學院與澳門中西創新學院聯合主辦,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創新協會、廣東省智能財務與績效管理創新研究中心、香港國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協辦的數字經濟驅動商業、金融和信息技術國際會議(DBFIT 2025)在香港理工大學成功召開。本次大會匯聚了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高校教師,共同探討數字經濟如何重塑商業生態、革新金融服務、推動信息技術發展議題。本次會議契合學校科研發展,推動科研成果產出,助力數字經濟碩士點建設。
開幕式順利舉行
會議開幕式於4月22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廣東科技學院財經學院丁文暉副院長首先對參會的領導及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隨後對國際會議的背景與流程進行介紹。廣東科技學院梁瑞雄校長、香港理工大學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杜雪副主任分別發表開幕致辭。梁瑞雄在歡迎辭中表示學校聚焦數字經濟領域,緊扣產業需求,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依託區域優勢打造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聯合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與科產教融合創新中心,攜手推動數字文明實現更高品質發展。
開幕式由廣東科技學院財經學院丁文暉副院長(右)和楊東潔老師(左)主持。
廣東科技學院梁瑞雄校長致辭時表示,全球應深化合作,共育數字人才。
本次大會匯聚了眾多知名專家學者。
香港理工大學杜雪教授致辭中介紹了大學的發展歷史,展示了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在先進製造技術、工程管理與物流以及智慧系統和設計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其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領域涵蓋精密加工、太空探索工具、磁製冷技術、納米材料及人工智慧驅動的工業數字化等,通過會議深度研討,激發創新思維。
香港理工大學杜雪教授致辭時展示了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的最新研究成果。
證書頒發環節
會議期間舉行證書頒發,廣東科技學院梁瑞雄校長為香港理工大學杜雪教授、香港恒生大學梁偉強教授、周家賢教授與香港大學ICB鄭舒甯博士頒發榮譽嘉賓證書,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校董、助理校長黃華博士為國際期刊主編Neil C. Herndon教授、亞洲大學Massoud Moslehpour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鄧育明教授、彭喆教授、MW Geda博士分別頒發主旨報告嘉賓證書和特邀報告嘉賓證書。香港恒生大學常務副校長莫家豪教授為我校邱瑾教授、曾建中教授、張亦文副教授、程浩岩博士頒發口頭報告榮譽證書。
廣東科技學院梁瑞雄校長(右一)為嘉賓頒發榮譽證書。
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校董、助理校長黃華博士(左一)為嘉賓頒發主旨報告嘉賓證書和特邀報告嘉賓證書。
香港恒生大學常務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左一)為嘉賓頒發口頭報告榮譽證書。
國際學者演講
在主旨演講環節,三位國際知名學者聚焦數字經濟前沿,分享研究成果:亞洲大學Massoud Moslehpour副教授以《從黑板到區塊鏈:數字時代的教育重塑》為題,關注傳統教育模式在技術反覆運算中的滯後性,提出以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教育數字化轉型;香港理工大學MW Geda博士在《利用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推動數字金融的變革:創新與挑戰》中分享了RIVRT機構的AI項目在醫療、教育、設計創意產業的應用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未來趨勢;國際期刊主編Neil C. Herndon教授在《技術進步、供應鏈創新和歷史成果: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景、問題、關注點和建議》中回顧了供應鏈管理的歷史演進與創新實踐,強調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帶來的優勢與風險。
亞洲大學Massoud Moslehpour副教授分享如何從教育方面進行數字化轉型。
香港理工大學MW Geda 博士討論人工智能項目面臨的挑戰。
國際期刊主編Neil C. Herndon教授解說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優勢與風險。
圓桌論壇會議
4月22日下午的圓桌論壇環節將會議推向高潮。論壇由周家賢教授和梁偉強教授共同主持,特邀嘉賓包括杜雪教授、Kenneth Kwong教授、Massoud Moslehpour副教授以及MW Geda博士。在論壇上,各位嘉賓圍繞「數字經濟驅動下的商業、金融與信息技術融合」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各自從不同學科的視角出發,分享了他們對數字經濟的深刻理解和未來展望。
圓桌論壇探討數字經濟的未來趨勢。
報告分享環節
在特邀報告環節,香港理工大學鄧育明教授在題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可持續技術發展》的報告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多個領域的創新應用,強調了其廣泛應用與前景,同時關注資料安全、使用者回饋及倫理挑戰;彭喆教授分享《Web 3.0中的可信區塊鏈資料管理與應用》研究聚焦於區塊鏈在資料管理尤其是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探討了其在金融服務平台上的應用前景。
香港理工大學鄧育明教授分享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應用。
香港理工大學彭喆教授講解區塊鏈的應用前景。
在口頭彙報環節,廣東科技學院邱瑾教授在《會計領域跨學科研究方法創新應用》中結合東莞智慧製造企業通過資料科學、行為分析及GIAR協同機制推動技術整合與倫理合規;曾建中教授的《數字普惠金融賦能鄉村產業興旺的作用機理和空間效應研究——基於縣域空間動態面板資料的實證檢驗》報告發現數字普惠金融通過資本、技術和勞動力傳導效應顯著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張亦文副教授通過《基於圖注意力的貿易網絡分析與經濟穩定性預測》展示了圖注意力網絡(GAT)分析全球貿易網絡結構對經濟穩定性的影響;程浩岩博士在《產品空間理論視角下的關聯技術密度與區域產業升級:來自中國的證據》研究發現關聯技術密度通過提升企業技術跨越能力促進區域產業升級。
口頭彙報現場分享圖片。
總結成果
廣東科技學院財經學院副院長丁文暉為會議致閉幕辭,對國內外專家學者、學校領導的深度參與表示感激,向全體會務團隊及技術支援人員表示感謝。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創新協會副主席萬文雙代表承辦單位致辭,期待本次會議助力廣東科技學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和碩士點建設,同時賦能灣區及全國高校教師提升數智化能力。
財經學院副院長丁文暉為會議致閉幕辭。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創新協會副主席萬文雙致閉幕辭。
工作坊提升學術能力
作為本次會議的延伸,4月23日上午,會議安排了SCI論文指導工作坊,為青年學者提供學術寫作與投稿指導。工作坊由張亦文副教授主持,Neil C. Herndon教授分享了從主編角度如何高效撰寫與提交SCI論文的策略;Massoud Moslehpour副教授講解了撰寫可發表的優質論文要點;鄧育明教授以案例實戰指導投稿文章的深度點評與優化;周家賢教授總結了科學投稿成功之道的關鍵要點。最後的問答互動環節,由梁偉強教授主持,與會者積極提問,現場氣氛熱烈。
SCI論文寫作工作坊照片。
SCI論文指導工作坊教授們與參加者合照。
至此,數字經濟驅動商業、金融和信息技術國際會議(DBFIT 2025)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數字經濟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台,也為未來的國際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廣東科技學院將緊跟數字經濟發展步伐,持續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加強科研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拓展國際合作,為數字經濟時代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
特別鳴謝廣東博思雲科教技術有限公司演藝公司旗下的南博室內樂團為會議提供音樂支援,悠揚琴聲為學術盛宴注入藝術靈韻,讓思維在音符流淌中迸發創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