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21日,安徽祁門縣水稻全程機械化育插秧促糧油單產提升現場會在安凌鎮舉辦。全縣31個出列村和2個重點村負責同志、有關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代表、種糧大戶等近百人現場觀摩學習。
在安凌鎮琅豐村一片稻田裡,多台插秧機同時作業,農機手們熟練地裝着秧盤,操作着插秧機在田裡來回穿梭。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一株株嫩綠的再生稻秧苗被快速、精準、整齊地插入土裡,不一會兒,連片的稻田就鋪上了一層淡淡的新綠。插秧機不但速度快,而且栽植質量好,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讚嘆。「農業新技術對我們種田大戶幫助非常大。」祁門縣塔坊鎮種糧大戶汪少鵬感受頗深。
隨後,大家還一起參觀了安凌鎮育秧工廠,了解了機械化育秧的情況;聆聽了大宗作物單產提升技術講座,掌握了農機安全生產方面知識。農業機械化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能降低勞動強度,增加糧食產量,讓大家大開眼界,也增強發展糧食生產的信心。「科技賦能讓我們老百姓種糧更方便、更快捷,能夠對我們種糧大戶單產各方面都能夠得到個提升。」安凌鎮種糧大戶張文收穫滿滿。
現場會的成功舉辦,為祁門縣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搭建了良好平台,對提升水稻大面積單產、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舉辦現場會目的就是推廣機械化育秧插秧的新技術,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種糧畝效益,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祁門縣農業農村水利局黨組成員、農業機械推廣中心主任胡世芬介紹。
據了解,祁門縣今年種植再生稻面積3500畝,目前已陸續開始插秧。通過持續加大農機具推廣和水稻機械化插秧技術的普及,耕種效率不斷提高。下一步,祁門縣將利用機械設備做好病蟲害防治、除草施肥等田間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為糧食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胡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