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浸潤青石板路,當唐風宋韻在粉牆間流轉,千年古鎮——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呈坎在朦朧煙雨中正以水墨丹青般的意境,演繹着「一花窺春色,片瓦載千年」的雋永詩章。
穿行於九十九道巷陌,明清古建次第舒展飛簷。雨絲輕吻馬頭牆,在斑駁磚雕上暈染出深淺墨痕。永興湖畔,垂柳蘸水寫意,烏篷船櫓搖碎一池春色。轉角處忽見山茶吐艷,朱紅花瓣承着晶瑩雨珠,恰似《牡丹亭》中杜麗娘「奼紫嫣紅開遍」的驚鴻一瞥。
灰瓦白牆的古建築錯落有致,宛如歷史的守護者,靜靜訴說着往昔的故事。細雨中,湖水泛起層層漣漪,倒映着岸邊的垂柳與古建,似一幅靈動的山水畫卷。清風拂過,紅燈籠輕輕搖曳,紅絲帶在枝頭飄舞,仿佛在向遊客傾訴着古鎮的溫柔。
「太喜歡這裏了!每走一步都是風景,細雨中的呈坎像仙境一樣。」遊客李女士在採訪中感慨道,「漫步在這些古老的街巷,能感受到歷史的沉澱,又有春天的生機。清風、細雨、花香,交織在一起,讓人陶醉。真希望時間能停在這裏,讓我好好品味這份寧靜與美好。」
來自杭州的攝影師陳先生支起三腳架,鏡頭裡青瓦與雲霧纏綿,「快門每按一次,都是與歷史的對話。」遊客服務中心數據顯示,一季度以來,呈坎景區接待量超25萬人,其中接待中青年遊客和自駕遊遊客佔比超六成,漢服和旅拍愛好者在呈坎永興湖畔,九十九條古巷化作天然影棚。
當暮色漸起,百盞燈籠次第點亮。曬秋廣場上,古建研學的少年們輕撫呈坎平安坎上的神獸;更有茶香自百年老宅飄出,主人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相待,講述「游呈坎一生無坎」的古老祝語。
「我們正打造可觸摸的活態博物館」。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古建保護性開發,將古建研學、徽州三雕等多項研學融入遊覽動線。今年更推出「夜遊呈坎」「魚燈巡遊」項目,以感應式語音導覽技術讓古建築「開口說話」,再現程朱理學與徽商文化的千年對話。
春雨又至,燕尾簷角垂落珠簾。這座走過1800年春秋的古鎮,在青石板上書寫着新的傳奇——當非遺活動遇見徽派窗櫺,當咖啡香混着徽墨韻,呈坎正以獨特的方式,讓歷史與當代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溫柔相擁。(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薛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