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領漲全球主要股市,南下資金源源不斷流入港股,成為今年港股上行的主要推動力。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恒生指數漲幅為6.7%,最高觸及24874.39點,收報21395.14點;恒生科技指數漲幅達9.40%,收報4887.37點;國企指數一季度漲幅為8.33%,收報7897.44點。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991隻個股上漲
從全球主要股市表現來看,今年以來港股市場一枝獨秀。以美國股市和日本股市為例,今年以來,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全線收跌,其中道瓊斯指數跌幅為8.00%、標普500指數跌幅為10.18%,納斯達克指數跌幅為15.66%;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跌幅為11.63%。
從港股行業表現來看,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申萬31個一級行業19個上漲,其中漲幅超過10%的行業11個,漲幅超過20%的行業7個,漲幅前三大行業分別為輕工製造、紡織服飾、美容護理,漲幅分別達53.38%、43.94%、38.70%;此外,有色金屬、商貿零售、電子、農林牧漁等行業漲幅均超過20%。12個行業逆市下跌,跌幅前三大行業分別為家用電器、電力設備、建築裝飾,跌幅分別為12.40%、10.71%、9.81%。
從港股個股表現來看,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按前復權價計算,港股市場991隻個股上漲,其中179隻個股漲幅超過50%,57隻個股漲幅超過100%,15隻個股漲幅超過300%,7隻個股漲幅超過700%,5隻個股漲幅超過1000%,漲幅前三名個股分別為HSSP INTL、Mindtell Tech、連城科技集團、Mindtell Tech,漲幅分別達44497%、1525%、1452%。同時,港股市場1530隻個股下跌,其中73隻個股跌幅超過50%,7隻個股跌幅超過80%,跌幅前三名分別為建鵬控股、多想雲、益美國際控股,跌幅分別為93.40%、87.21%、87.12%。
港股市場龍頭公司領漲大市
港股市場龍頭公司領漲大市。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騰訊控股漲幅為9.83%、阿里巴巴漲幅為31.92%、小米集團漲幅為21.59%、快手漲幅為21.04%、網易漲幅為15.78%、中芯國際漲幅為44.65%、華虹半導體漲幅為66.98%、比亞迪股份漲幅為37.28%、中國聯通漲幅為17.46%、中國電信漲幅為21.15%、中國銀行漲幅為15.75%、交通銀行漲幅為10.73%、山東黃金漲幅為90.69%、老鋪黃金漲幅為222.14%、泡泡瑪特漲幅為83.49%,百濟神州漲幅為27.93%。
展望後市,相聚資本總經理梁輝認為,關稅的不確定性帶來了市場劇烈的波動,而投資者關注的核心點是公司的長期價值。「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當前投資保持相當倉位。」梁輝認為,受益於技術進步,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更為有利一些品種,例如,AI仍然是非常好的一個配置方向。中國科技創新優勢在兩點,一是優化,二是落地,就是在很多豐富的場景中應用落地。中國互聯網的業態比美國更豐富,相信這個過程還會演進。
中信證券首席分析師裘翔認為,港股受益於內外資的持續流入而表現亮眼,未來資金回流將圍繞港股在新經濟領域具備一定獨占性的核心標的。隨着提振內需政策不斷積累和加碼,港股以高端製造、AI、創新藥、智能車為代表的「新核心資產」具備戰略配置價值;隨着一些龍頭企業在港股完成兩地上市後,外資對這些資產的定價力邊際上增強,或成為行情啟動的催化劑。(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漫畫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