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張眼看天下 | 特朗普懸崖勒馬為時未晚

張眼看天下 | 特朗普懸崖勒馬為時未晚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5-04-20 15:58:12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前董事總經理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張介嶺

 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援引多名消息人士提供的信息稱,由於對中國商品加徵的畸高關稅將導致供應鏈危機,特朗普政府內部已開始討論組建一個工作組,以便在未能與中國政府談判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緊急處理這些問題。

 目前,成立工作組的細節尚未敲定,但成員可能有副總統萬斯、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

 此前一天,特朗普表示,「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的。如果我們達不成協議,那我們就確定個目標,然後就這麼定了,這也挺好。大概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事情應該能全部搞定。」

 同時,他還說:「我不想讓關稅再提高了,因為漲到一定程度人們就不會購買商品。我甚至可能不想達到現有水準,我可能想降低關稅。」 其言下之意似乎是不會再繼續提高對華關稅。

 為了復興美國造船業,同一天,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對中國航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結果,公布了對中國航運企業和中國造船舶的收費標準,並稱將在徵求公眾意見後對中國製造或含中國元件的起重機加徵100%關稅,以及對中國製造的集裝箱、底盤及相關零部件加徵20%-100%的關稅。

 《華爾街日報》近日亦有報道稱,美國政府計劃在與其他國家的談判中迫使它們承諾經濟上孤立中國,以換取關稅減免,但未曾料到的是與英國談判時,英方拒絕與中國 「斷絕貿易往來」,並明確表示,將堅決抵制美國利用貿易和關稅談判向英國政府施壓,逼其減少與中國往來的 「一切企圖」。

 顯而易見,特朗普政府這次推出的關稅新政,如果說不是完全針對北京的話,至少已將中國作為主要打擊目標。這與美國近年來未能有效減少貿易赤字有關。2023年,美國貿易逆差為1.01萬億美元。去年,儘管美國對華加徵關稅達到了歷史高點,但貿易赤字仍創下了1.2萬億美元的紀錄。

 在美方一些人看來,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堵住中國借道墨西哥和東南亞等國進行轉口貿易的漏洞。美國貿易代表格裏爾抱怨說,越南已成為中國跨國公司和合同製造商的前哨基地,這些企業在越南製造產品,然後,以WTO成員國享有的3.4%最低稅率銷往美國。

 美國貿易代表格裏爾強調,不對等關稅導致美國貿易逆差創下足以使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歷史新高是美國新推關稅戰略的「深層基礎」。此外,他還羅列了一些其他因素,包括其他國家貨幣被低估、對製造業投資不足等,並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與韓國或越南簽訂自貿協定,也無濟於事。

 那麼,如何解決巨額貿易逆差問題呢?特朗普政府堅稱,美國目前面臨的困境是過去幾十年的自由貿易政策所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關稅新政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現狀,但目前所做的一切「方向正確」。

 4月8日,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邁克•克拉波在一場聽證會上對特朗普加徵關稅的原因表示理解,稱關稅迫使各國與美國討論貿易不平衡問題,還在大多數情況下把中國單挑了出來。然而,僅對中國加徵關稅是行不通的,因為,他們可以把過剩的產能賣給其他亞洲國家,然後做成製成品銷往美國。

 顯然,這次為了圍堵中國,特朗普的關稅新政正在張開一張大網,「沒有例外。沒有豁免。應該說,起先,美方對迫使中國妥協似信心滿滿。當地時間4月15日,白宮發言人轉述特朗普的話表示,球在中國那邊,中國應該與美國談判,因為中國現在需要和美國達成協議,而不是美國需要和中國達成協議。中國商品需要從美國市場賺錢。

 平等互利、非歧視、透明度、公平、自由貿易原則共同構建了全球貿易體系的基礎框架。中美貿易的互惠性無須贅述,兩國互利共贏惠及世界。奢望北京對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脅迫一味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恐是一廂情願。如上所述,無論是特朗普本人意識到關稅漲到一定程度就會失去意義,還是美方施壓英國圍堵中國未果,都直接或間接地說明,關稅戰損人害己,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所長亞當•波森近日警告,特朗普政府正在發動一場很快將陷入泥潭的經濟版越戰,將削弱國內國外對美國可信度和能力的信心。減少對華依賴或是特朗普政府這次採取行動的理由,但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重要商品不可能很快被替代。在減少對華依賴之前就發動眼下的這場貿易戰幾乎必敗無疑,且代價巨大。

 他還強調,當特朗普政府任性決定大幅提高進口關稅,給製造商的供應鏈帶來巨大不確定性時,其結果必然是對美國的投資減少,美國債務利率提高。而大幅減少或零進口中國商品帶來的供應鏈衝擊則意味着滯脹,上世紀70年代和新冠疫情行期間出現的宏觀經濟噩夢恐將再現。

 這並非危言聳聽。誠如美聯儲前主席和前財政部長耶倫所言,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如同「自殘」。近期美國國債遭拋售表明人們對美國政策制定的信心出現了「令人擔憂的下降」,「基礎金融資產的安全性確實非常令人擔憂」。

 看來,特朗普政府與其成立工作組應對中美關稅談判可能破裂帶來的後果,不如懸崖勒馬放棄極限施壓的錯誤做法。「解鈴還須繫鈴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只有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尋求與貿易夥伴通過對話解決關稅爭端才是上上之策。(圖源:外媒)

責任編輯:朱劍明 張眼看天下 | 特朗普懸崖勒馬為時未晚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