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在香港 讀懂科大硅谷的「創新范」

在香港 讀懂科大硅谷的「創新范」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5-04-20 14:23:1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透過一個頭盔,能夠身臨其境感受敦煌莫高窟壯闊的景色;只要面對面近距離交流,多模態交互表情頭能夠惟妙惟肖地模仿你的表情;一塊看似普通的車載部件,卻成為讓汽車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的核心……

    連日來,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人頭攢動,4月13日-16日,由香港特區政府、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三屆香港國際創科展(下文簡稱「創科展」)在這裏舉辦,400多家參展商集中亮相,讓新質生產力「觸手可及」。

    搶抓機遇、整合資源、創新模式……二度參展,今年科大硅谷加大參展力度,提升參展質量,合肥館中集中亮相的12家企業,8家來自科大硅谷片區,一批高質量「合肥造」產品「新」風撲面,鏈接起眾多合作機遇和商機。

    以展為媒

    創新力「溢」出屏幕

    此次創科展以創新的科技場景應用為主線,展覽面積達4萬平方米,參展商400多家,展品範圍包括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數碼業務、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智慧生活、交通運輸、智慧環境及設施等多個領域。

    創科展上,科大硅谷片區企業安徽斯帕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斯帕斯」)集中展示了其基於「低空大模型」的全棧式技術解決方案,贏得高度關注。

    「該模型具備同時承載5000-6000架無人機飛行任務的算力調度能力,融合航線實時規劃、飛行狀態預測、複雜電磁避讓、動態氣象建模與自動維護等核心功能,構建了一個可規模化部署、支持多機場協同與全自動化任務執行的低空操作系統。」

    在科大硅谷展區,斯帕斯所展示的企業自研「低空大模型」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該系統突破了傳統集中式飛控調度在高密度低空飛行場景下的技術瓶頸,為構建「城市級低空交通管廊」提供了關鍵的技術基礎。

    無論科技、中科星馳、智科數資、未來頭顯……從具身機器人到智能駕駛,從AR、VR到無人機,翻開科大硅谷片區的參展企業名單,均是行業高手、業界精英,都來自當下最熱的前沿科技領域。

    「參與創科展的科大硅谷片區企業,不僅擁有與潛在客戶、供應商、投資方等面對面交流和洽談的機會,更能第一時間了解行業趨勢和市場需求,復盤公司業務和產品戰略,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科大硅谷相關負責人說。

    企業現場分享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科大硅谷及時鏈接各方資源,雙方攜手尋找合作夥伴,一步一個腳印,讓溢出屏幕的「創新力」轉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加快科技成果「落地成金」。

IMG_3210.JPG

    跨越界限

    構建多元創新生態

    這幾天,科大硅谷片區企業合肥未來頭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未來頭顯」)的VR大空間體驗獲得眾多海外客戶的好評。

    「科大硅谷給提供了創業投資等方面的一系列支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保障了企業研發和運營。」未來頭顯華南大區合夥人趙濤說,「以這次展會為例,科大硅谷幫助我們促進企業間合作,推動技術交流與創新,讓我們接觸很多平時接觸不到的資源,拓展更大的市場。」

    為進一步促進香港科創資源與合肥產業發展精準對接,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創科展期間,合肥—香港技術創新合作對接會同步舉行。

    參加國際創科展僅是科大硅谷構建開放合作產業創新生態的一部分。放眼全球,科大硅谷已經陸續設立香港、美國硅谷、法國里昂等12家海內外創新中心,科大硅谷香港創新中心發揮「兩個市場、兩地資源」優勢,促進科大硅谷與境外資源的多重合作。

    科大硅谷還通過創新資源的「超鏈接——全球合夥人網絡」,成功鏈接了一大批創新資源。這一網絡不僅為科大硅谷帶來了豐富的產業資源和科創生態,還為其在全球範圍內招募高水平團隊、投資機構和創新創業服務機構提供了有力支持。

    逐夢未來

    執筆「後半篇」文章

    讓更多本地產品「走出去」,也招引創新資源「走進來」,這是科大硅谷此次香港之行最大收穫。

    對此,無論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王律鈞深有感觸。「創科展為企業提供了國際化的展示平台,」王律鈞說,展會期間,我們與多家機構就技術合作與場景拓展達成初步意向,為後續業務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礎。

    「跟隨科大硅谷參加展會,為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的輸出提供了優秀的渠道,也為企業帶來了更直接的市場需求和更聚焦技術應用方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合肥智科數資董事長周文柏表示。

    為何做好展會的後半篇文章?「展會結束後,我們將進一步拓展在虛擬現實領域的市場,尤其是文旅、教育等領域的應用,希望藉助科大硅谷的產業平台,可以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技術轉化與人才培養,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未來頭顯華南大區合夥人趙濤表示。

    為企業賦能,不止於展會。據悉,一直以來,科大硅谷提供的資本生態同樣吸引了眾多創新企業,通過「基金+科創金融+科創服務」的模式,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科創孵化服務體系,為企業前進注入「金融活水」。(記者 原野 通訊員 王駿超)

責任編輯:嚴燕紅 在香港 讀懂科大硅谷的「創新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