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國際古蹟遺址日」當天,「回望千年 古城重生」學術沙龍活動在山西太原晉陽古城考古遺址公園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晉陽古城考古遺址公園、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共同承辦,旨在提升公眾對晉陽文化遺產價值的認知,探索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新方法。
活動緊扣本年度國際古蹟遺址日的主題「災害與衝突下的遺產應對準備:ICOMOS 60年行動啟示」,邀請了來自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在複雜環境下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展示文化遺產。晉陽古城遺址作為太原2500餘年建城歷史的實物見證,承載着三晉文明的深厚底蘊,是太原文化的重要根脈。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常一民、裴靜蓉、龍真等研究員圍繞晉陽古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展開深入討論。從早期考古工作者用洛陽鏟勘探遺址,到如今運用遙感測繪、數碼化建模等新技術,幾代考古人不斷探索,讓古城的歷史更加鮮活。他們不僅挖掘出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還通過解讀古城營建中的生活印記與人文故事,使歷史敘事更具溫度。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偉在沙龍中指出,晉陽古城遺址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能完整展示唐代都城布局的大型文化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建設晉陽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不僅能集中展示考古成果,對於梳理和研究三晉歷史文化也至關重要,同時還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強文化認同感和社會凝聚力。
此次學術沙龍搭建了跨學科、跨領域的對話平台,為晉陽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的高質量建設注入了新的文化動能。(牛建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