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展覽】兵馬俑現身香港 秦漢文明對話古今

【展覽】兵馬俑現身香港 秦漢文明對話古今

責任編輯:副刊 2025-04-18 10:37:4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春秋戰國長達數百年諸侯割據分裂的局面終結後,中國歷史上迎來第一個大一統時期——秦漢。秦漢文明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庫,而香港是一座橋樑,為讓世界讀懂這份底蘊,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辦「天下一統——陝西秦漢文明」展覽。聚焦秦漢時期的陝西,旨在推廣中國歷史,弘揚中華文化,讓市民可一睹多具高級別的兵馬俑與國家一級文物,認識秦漢時期的歷史發展過程。(記者:Katherine、Alphy 攝影:Katherine)

   秦漢廢除了西周的封建制,確立了中央集權,是塑造中華民族特性的時期,對後世有深遠影響。「陝西秦漢文明」展覽匯聚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漢陽陵博物院等機構的逾百件(套)珍貴文物,其中11件為國家一級文物,4件首次於內地以外地區展出。展覽以「天下一統」為核心脈絡,分設六個展區,介紹了秦漢時期的制度、經濟、文藝、科技、互鑒以及秦漢時期的香港。

秦朝高級軍吏俑是秦兵馬俑坑中目前出土級別最高的一種。此俑頭戴雙卷尾鶡冠,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腳穿方口翹尖履。

 

秦朝跪射俑,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區二號兵馬俑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政治制度奠定秦漢基礎

   展覽開篇聚焦政治制度。秦漢制度文明的開創性,翻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在這一時期,確立了中國版圖的基礎,構建「大一統」的政治體制,建立以皇帝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二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中華民族的雛形也初步形成。

   步入展廳,三尊兵馬俑映入眼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在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表示:「秦始皇帝陵布局嚴謹,文物埋藏豐富,展出的三尊人俑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出土於秦始皇帝陵2號坑的高級軍吏俑身高1.96米,身披鎧甲、手狀似持長鈹,肅立如臨戰場,重現秦軍「橫掃六合」的軍事威嚴,亦可從該將軍俑身上看到秦代大將白起、蒙恬的身影。跪射俑屈膝引弓,箭簇所指之處,彷彿仍能聽見函谷關外的金戈之聲。田院長介紹道:「該俑為弩兵方陣的縮影,呈現出戰場上士兵裝弩時的準備動作,其身仍保留部分色彩,具有珍貴考古價值。」第三尊則為樂舞俑,右手保留演奏樂器瞬間的動作,樂器雖已損毀,但仍呈現出為秦始皇表演歌舞的典型藝人形象。

秦朝跽姿俑。古時直身而股不着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此俑上身挺直,雙膝跪地,右臂微屈上舉,姿態和裝束明顯別於兵馬俑坑出土的秦俑。

微笑陶俑反映人民安康

   漢承秦制,漢朝在繼承秦朝政治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和發展,尤其是漢景帝時期,以良好的治理模式呈現「文景之治」的盛世,完成了對「大一統」政治理念的貫徹和充實,使中國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和成熟。制度單元內另展出一批出土於漢陽陵的高級陪葬陶俑——着衣式陶俑,亦稱「微笑陶俑」。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院長李舉綱表示:「人形陶俑以寫實藝術方式,呈現出面部特徵各異的微笑形態,是經濟繁榮、人民安康、社會安定的直接反映。」

 

漢代文化起源於長江流域,風土人情文化濃厚,該時期着衣式陶俑區別於秦朝兵馬俑,呈現出婉約俊秀的特點,反映中華文明大一統制度文明背後的文化多元性。 

鑄造技術證明國力強盛

   秦漢時期,隨着新政治制度的穩固確立,經濟生產、文化藝術、科技創新等領域也長足發展。當時社會,經常製作家畜家禽形象的陶俑作為明器以供先人在死後世界「享用」,社會等級越高,陪葬的動物種類和數量就越豐富。展覽現場展出一批出土於漢陽陵的動物陶俑,陶豬垂耳俯首,陶製牲畜均栩栩如生,顯示西漢時期農耕及畜牧業的興旺發展,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粟紅貫朽 馬蹄踏金」的盛世圖景。

漢陽陵出土了大量的動物陶俑,以「六畜」——馬、牛、羊、狗、豬和雞的數量最多,顯示西漢時期農耕及畜牧業的發展十分興旺。

秦朝一號銅車馬(複製品)原件於西安市秦始皇帝陵園銅車馬陪葬坑出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全長225厘米。

   首次在港展出的秦陵一號銅車馬(複製品),精密的青銅鑄造工藝與四馬駕馭的形制,重現了秦始皇車駕儀仗的恢宏氣勢。銅車馬陪葬坑共出土兩乘彩繪銅車馬,一前一後排列。一號銅車馬排於前首,整體採用青銅鑄造和製作,其結構複雜,融合鑄造、焊接、鉚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呈現出高超的鑄造技術,是當時社會國力強盛的最好證明。

展覽運用多媒體技術,讓觀眾可通過電子螢幕互動,欣賞與製造秦漢特色瓦當,增強參與感。

特設香港展區

   是次展覽另設立「秦漢時期的香港」展區,觀眾可窺見時空交疊下的古代香港。李鄭屋漢墓出土的陶屋模型,以榫卯結構與坡頂設計融合中原技術與嶺南氣候特點;屯門與馬灣海岸出土的漢代五銖錢、大泉五十錢,銹跡中依稀可辨沿海貿易痕跡……器物雖小,卻也得以一見香港早期經濟活動的存在。

   為配合展覽,博物館開設了一系列互動體驗、講座與工作坊,包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考古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學者主講的4場講座,以及迷你陶泥秦俑製作等工作坊。


展覽資訊

日期:即日起至7月7日

時間:星期一、三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夢周歷史影像暨文化館及一樓大堂

門票:免費入場

 


責任編輯:副刊 【展覽】兵馬俑現身香港 秦漢文明對話古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