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18點10分,寶安區政務服務中心AI智能體機械人「小寶」收到企業辦事資料遞交,並開出第一份收件回執。藉助人工智能應用,寶安「夜間政務」突破了「時間錯位」服務瓶頸,解決了「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政務服務辦事痛點。
據介紹,「小寶」智能體機械人主要應用於夜間值班辦事場景,包括核驗人證相符、驗證證件原件、文件掃描上傳、接收紙質材料、業務預約以及業務諮詢導辦等功能,目前,「小寶」智能體機械人實現「發放高齡老人補(津)貼事項」等高頻事項的智能引導辦理和智能輔助收件。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裏,除部分特殊情形必須到線下窗口事項外,政務服務中心受理的275個事項均可通過「小寶」收件,佔線下收材料事項的76%。未來,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小寶」將逐步打通其他事項的收件邏輯,與其他智能設備互聯互通,適用於更多服務場景。
「小寶」智能體機械人夜間政務服務實行預約辦,通過「i深圳」App進行預約即可由「小寶」輔助辦理業務。以「辦理老年人補貼」為例,市民對「小寶」說,「我要辦理老年人補貼」,「小寶」即可語音引導完成身份證讀取、現場拍照、拍戶口本、拍頤年卡等辦理步驟,「小寶」將智能識別所有材料信息後智能生成表格上傳,並打印回執,3分鐘輕鬆搞定。
據記者了解,「小寶」智能體機械人深度融合「騰訊混元+DeepSeek」雙核政務大模型和寶安區專屬知識庫,涵蓋14個業務領域、20個行業、19個主題、12個類型近3萬餘條政務數據。市民可通過語音輸入向「小寶」諮詢各類問題,如人才房申請、房屋租賃憑證備案等。
基於「騰訊混元+DeepSeek」雙核能力和騰訊雲知識引擎,「小寶」具備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多模態能力,能夠分析並理解複雜的語義內容;結合寶安區專屬知識庫,「小寶」可以實時掌握最新辦事指南、政策信息等,並通過深度思維鏈分析理解辦事意圖,確保諮詢服務精準可靠。
寶安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在聚焦AI具身機械人應用的同時,橫向擴展企業服務、管控指揮、城市治理等場景,通過持續開放多元場景探索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打造了AI+企業服務、AI+管控指揮、AI+城市治理等多項政務服務應用,並不斷創新推動人工智能在基層治理、政務服務、城市建設等領域的落地。
此前,深圳寶安政務大模型率先通過騰訊雲大模型知識引擎接入「騰訊混元+開源模型」,結合私有化部署的寶安區專屬知識庫,為政務管理、企業服務及民生體驗進一步提效,為城市數碼化治理打開新智慧。目前,寶安政務知識庫已覆蓋全區14個領域、20個行業3萬餘條政務服務知識,並整合了60多種原子能力,可結合業務場景需要快速部署智能應用,已經在民生訴求、企業服務、政務辦公、社會治理等31個業務場景展開落地。
寶安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充分發揮政務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術優勢,持續優化人機交互體驗,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為政務服務、政府辦公等場景的數碼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助力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時全場景應用先鋒城市,推動政務人工智能應用不斷深化拓展」。(記者沛菡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