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從「零散管」到「全域控」 皖祁門安凌鎮織密茶園綠防「立體安全網」

從「零散管」到「全域控」 皖祁門安凌鎮織密茶園綠防「立體安全網」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5-04-15 22:02:19 來源:香港商報網

    茶園綠色防控,是讓消費者喝上放心茶的關鍵。為打造全國首個全域茶葉無農殘城市,安徽黃山市實施了「誘蟲黃板+生物農藥+生態農藝」「以草治草、機械除草」等綠色防治措施,全面禁止化學農藥進入茶園。

    而《黃山市傳統名茶保護條例》的正式實施,為茶園綠色防控劃定明確「紅線」。近年來,祁門安凌鎮緊緊圍繞上級相關部署,以「責任壓實、源頭管控、長效治理」為抓手,全力推進全域茶園綠色防控,為保障茶葉品質、護航產業發展奠定堅實根基。

    聚焦難題:直面綠色防控三大挑戰

    安凌鎮認真落實「創建全國首個全域茶葉無農殘城市」要求,持續深入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然而三大難題成為制約工作推進的關鍵瓶頸。

    防控觸達難。全鎮實有茶園面積1萬餘畝。茶園地塊零散、種植模式粗放,部分偏遠茶園需徒步山路才能到達,技術指導覆蓋率不足,茶農對綠色防控政策的理解參差不齊。

    監管鏈條長。鎮內農資經營主體12家,有的禁限用農藥易通過「熟人交易」流入茶園,還有部分經營者為規避檢查,採用「手寫白條」替代正規銷售憑證,導致溯源難度大。

    威懾效能弱。全鎮專業執法人員偏少,人均監管茶園面積達1000餘畝,政策宣傳仍難以入腦入心。

微信圖片_20250415212346_副本.jpg

    破題路徑:構建三位一體防控體

    針對三大難題,安凌鎮堅持「責任壓實到人、技術覆蓋到地塊、監督延伸到戶」立體化防控模式,為茶園綠色防控提供全鏈條保障。

    三級包保破解「誰來管」。召開茶園綠色防控專題部署會,明確「主要領導統籌、分管領導包片、村組幹部包戶」責任鏈條。依託「三天在村」工作法,包村領導帶隊深入村組,通過各種方式召開戶長會103餘次,印發《致茶農一封信》1700餘份,組織3400戶茶農簽訂《綠色防控承諾書》,剛性落實茶園化學農藥「零使用」目標。

    源頭管控破解「怎麼防」。開展農資店專項檢查24次,動態監控農藥流向,從源頭阻斷違規風險。積極推廣「粘蟲黃板+生態農藝+生物農藥」集成技術,現場示範黃板扡插密度、方位及維護要點,累計扡插黃板36.08萬張、覆蓋茶園近萬畝,同步開展生物防治、土壤改良等技術培訓,建成300畝示範茶園有機茶園,不斷提升源頭茶葉品質。

    群防群控破解「如何持續」。構建「群眾監督+執法巡查」聯動機制,暢通「村村通」、舉報熱線等監督渠道。聯合執法部門開展「拉網式」巡查20餘次,較好地起到了違規震懾作用,堅決杜絕了問題茶葉流向市場。

微信圖片_20250415212401_副本.jpg

    鞏固長效:從「治標」向「治本」縱深推進

    茶園綠色防控是一場持久戰。下一步,安凌鎮將緊盯長效治理目標,推動防控措施向源頭治理深化、向常態管控延伸。

    拓展宣傳矩陣。加大「線上政策解讀+線下入戶宣講」力度,依託志願服務宣傳、專題培訓、村村響大喇叭等渠道講清「生態賬」「經濟賬」,以周邊優質優價收購案例激發茶農參與自覺性。

    強化農資監管。嚴查經營資質、農藥質量及購銷台賬真實性,對違規主體實施「黑名單」聯合懲戒,從流通環節紮緊用藥安全「籬笆」。

    織密共治網絡。持續完善「鎮村巡查+茶企把關+群眾舉報」立體監督網,常態化聯合執法隊伍嚴打違規用藥,積極引導茶企在採購中增設農藥殘留約束條款,定期發布抽檢「紅黑榜」。同時鼓勵鎮域內有條件的茶企,實行「茶企+茶農」點對點訂單式收購,對長期履約信譽好的茶農,採用有機肥作為獎補方式,讓利於茶農,從而推動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健康發展生態。(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倪再勝 譚浪)

責任編輯:嚴燕紅 從「零散管」到「全域控」 皖祁門安凌鎮織密茶園綠防「立體安全網」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