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賽道,更是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搶抓AI機遇,無錫將「人工智能+」戰略上升至城市級的發展戰略,相關工作推進的指導性文件——《無錫市政府關於建設「人工智能+」標桿城市的政策意見》於近期發布。
作為系列人工智能政策文件之一,該意見為無錫人工智能發展繪出一張「路線圖」。支持產業本身提高集聚、創新能力之外,對「人工智能+」需求算力、數據、人才、金融等要素亦作出明確的部署,從產業、應用、供給三個維度出發搭建出鏈鏈互通、生態交融的「立體式」支撐體系。
「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做強
鏈上相關企業是人工智能產業的生力軍。此次實施意見延續了無錫「愛打直球」的一貫作風,對有技術產品、潛力巨大的市場主體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可以降低企業成本的資金獎補覆蓋供需兩端,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如對掌握「數據標註」關鍵技術的服務型企業,根據其業務收入水平和示範帶動效應,亦有最高50萬元的補助。
「三券齊發」滿足要素供需
去年,無錫首批發放了「算力券」,以優質普惠算力供給為基礎,激活全鏈條算力創新生態。此次實施意見納入「算力券」同時,還進一步推出「模型券」「數據券」,強化算力、模型、數據等核心要素支撐保障,最高對購買費用的30%給予補助支持。
邊緣計算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傳輸的延遲,提高數據的處理速度,邊緣算力的部署也被提上日程。園區、企業建設邊緣智能算力,採購人工智能一體機等設備,也可申請最高30%的補助。
「三鏈融合」築優產業生態
創新鏈:企業、創新聯合體、國家級及省級實驗室等創新主體開展技術攻關、創新研發等相關工作,意見明確都將給予相應金額的資助,最高2億元。
資金鏈:意見指出,將設立人工智能市場化產業專項基金。
人才鏈:「太湖人才計劃」中將設立人工智能專項通道,放寬限制條件。
人工智能是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技術。據相關部門統計,無錫市人工智能產業列統規上企業356家,2024年營業收入2075.5億元、同比增長12.6%。
目前,無錫市已建成智算中心17個、總算力規模達到4199PFlops;50個行業模型列入無錫市模型培育計劃、2家企業的2個模型以及17家企業的23項算法獲批國家網信部備案;50餘家具身智能產業核心企業落地無錫。(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