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2日到4月11日,從「解放日」到「豁免日」,相隔了整整9天。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他們只是過了一個漫長的「愚人節」。
美東時間4月11日晚10:36,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突然發布關於互惠關稅豁免更新指南。上述指南,針對的恰是4月2日那份震動世界的第14257號總統行政令中部分事項,涉及範圍幾乎覆蓋全球電子產業半壁江山。隨後,白宮官網更新長達22頁的美國協調關稅表(HTSUS)正式修改文件AnnexIII,以一種更官方方式確認了對於手機、PC、服務器、半導體等大品類所謂的「關稅豁免」。
也正是從那一刻開始,連串的疑問、猜測、計算、評估,令中國的行業專家以及利益相關投資者亢奮之餘手忙腳亂。
是此前黃仁勛花費百萬美元赴海湖莊園參加宴會且成功遊說的翻版嗎?據悉,為了確保英偉達的H20芯片能夠繼續在華銷售,黃老闆在席間還向特朗普承諾,將在美本土再新建12個AI數據中心,哪怕成本將高出20%。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本土企業AI芯片採購佔比已從兩年前的18.5%上升至27%,未來兩年則將進一步上升至45%。要知曉,英偉達在中國的單季盈利高達37億美元,佔其數據中心業務的1/4。如若H20被鎖死,該公司一年至少損失80億美元。趁着還有利可圖,出身浙江青田的黃仁勛當然願意「捨點小錢」。
必須承認,「賺最後一塊銅板」的想法,正在美國大型高科技公司中蔓延。尤其是更加依賴「中國製造」的蘋果公司,蒂姆·庫克心中「一萬匹馬跑過」之後,似乎更有意願蕭規曹隨。
目前,蘋果手機九成部件在中國組裝。有心人士算過一筆賬:一部256g iPhone16 pro, 官方售價1100美元。其中,硬件成本550美元,加上組裝和測試成本至多600美元,即54%的利潤率。如果按照關稅戰首輪54%的出價,則將額外多出296.86美元成本。若按倒數第二輪125%關稅計,總成本則達到1350美元。再加上蘋果公司每年261億美元的營銷費用以及313億美元的研發費用攤薄,每部蘋果手機售價將不會低於2568美元,也就是1.9萬人民幣。甚至已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單機售價將達到8000美元,約合5.9萬人民幣。這個價格,幾乎可以買下一隻GUCCI迷你版珠光銀蜥蜴皮Jackie 1961包包了。
經歷「逗你玩」式的不斷反轉之後,賣家,買家,都在急火攻心,所有人希望這僅僅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因此,當上周六晚間並不具備法律效應的CBP指南和具備法律效應的白宮文件先後出爐,關於豁免品類、豁免對象、豁免力度、豁免時長,就成為關注的焦點和爭議的中心。研究員們在不斷的撕碎報告,如同一天換了800次尿片。而半導體(國產替代)和消費電子(果鏈)的兩派擁躉,更像為了一顆糖果扭作一團的小孩。
直至代工大王富士康周日晚間以PPT方式公布了豁免後的產品關稅清單,一切才真相大白一一iPhone手機,20%;NB,20%;智能手錶,27.5%;藍牙耳機AirPods, 170%;主機板,152.5%;電視,156.4%;伺服器,40%;伺服器機櫃,170%;路由器,40%....
嗯,沒有什麼零關稅。最低關稅:20%!
依據東方古老的說文解字,「豁」的本義是「通開的山谷」,即露出了缺口。可以這樣理解,特朗普政府在由財長貝森特頂替「戰狼」納瓦羅主掌關稅戰、貿易戰後,修訂了部分戰術,適當照拂西海岸高科技大集團和東海岸華爾街的利益和情緒,為二者贏得更寬鬆的調整時間。而作為受衝擊最大的中國,在涉及1002億美元產品(其中主要系美資在華企業利益)關稅被擱置後,相對於此前極端悲觀的145%關稅情形,或提振0.3%的GDP。
但,也只是如此而已。而且,將疼痛度從最高的10級降至8級,仍然是暫時的。
就在上周末,特朗普再度在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高爾夫球後利用社交媒體發文:沒人能逃避懲罰,豁免產品只是轉換到了另一個關稅類別。隨即,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於未來的計劃進行了闡述。
這,就是根據美國1962年的《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加徵關稅。此前,美國針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徵收25%關稅,正是利用美商務部的調查結果開出的清單。
注意,美國的關稅條款中既有外界相當熟悉的「301」,還有一個「232」,而後者可以迴避國會制衡,由總統以行政命令方式下達,即總統享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權,更為隨意也更為突然。
可以出結論了:沒有所謂的慫了,怕了,閃了。首先,特朗普的四項終極目標沒有改變,即將美國重塑為一個世界級製造業大國;擁有貿易盈餘;極低的主權債規模;一個聽命於總統的美聯儲。即便持續一周的美債利率飆升危機,以及至6月末6.5萬億美元的美債償還,一度令市場深感總統先生會被嚇着,但只消實現最後一手,那麼重開印鈔機有美聯儲接盤的招數就可以再現。別忘了,貝森特在33年前是索羅斯旗下做空英鎊的前線指揮官,其對金融市場的熟稔,絕非幾個哈佛學者堪比。
其二,貝森特依舊在堅持他的「四桶理論」,即綠桶中的盟友享受10%基礎稅率,黃桶中的游離國家和地區是25%的稅率。紅桶和金桶,一個只裝着中國,一個只裝着美國,前者是不受限的關稅,後者則享有關稅升級主導權。
中國的A股市場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7天前的清明節後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2902家上市公司跌停,上交所、深交所20cm跌停企業分別達到108家和532家。而在4月14日這天,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在「護國牛」的情緒中,全天上漲了0.76%和0.51%。不過,本被認為有重估機會的半導體和消費電子,並不在表現最佳的行業板塊和概念板塊之中。最終勝出的,多為內需主導板塊,與「關稅豁免」無直接關聯。
港股的表現更為突出。至下午4點收盤,恒生指數全天上漲2.35%,恒生科技指數上漲2.28%。但同樣,消費電子和半導體並不給力。
都說工夫在詩外,關稅,不過是更深層次經濟熱戰的表徵罷了。北京的觀察家們注意到,中美雙方當下都在圍繞第三國展開激烈的攻防。美國那廂,已表示將在90天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然後作為一個整體針對中國進行一個「大包圍計劃」。為此,美伊圍繞棄核、美俄圍繞烏克蘭的談判,美方代表的身段都變得超乎尋常的柔軟。
看來,特朗普的「7月6日倒計時」絕非信口開河。
而中國方面,則圍繞金磚國家、上合組織和東盟連續展開外交行動。更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在上周,十年一次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和一年一度的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相繼召開。而本周,最高領導人還將正式出訪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同時,與歐盟的互動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果,雙方迅速達成了針對新能源車的最低售價計劃,以取代此前的加徵關稅。
整整90年前,毛澤東在陝北瓦窯堡的窯洞中寫下了一句名言:目前的時局,要求我們勇敢地拋棄關門主義,採取廣泛的統一戰線,防止冒險主義。後來,這成了眾所周知的「三大法寶」,且排名第一。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的敵人,哪怕現在還不是朋友?從白宮到中南海,都在迅速計算着。或許,一個史上最漫長的「愚人節」會令復活節被無限期推遲。(北京 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