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休寧縣海陽鎮鹽鋪村,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徽州善治特色深度融合,以「望聞問切斷撫」六字調解法為核心,打造出了「和茶鋪」治理平台,創新「茶香議事」模式,繪就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走進「和茶鋪」入口處,集合村民善舉的《鹽鋪好人榜》格外引人注目,調解前矛盾雙方先看看村中的好人好事,在戶外竹林中的「和茶鋪」,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伴着一壺甘甜回味的菊花茶,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由村裏「說得上話」的人組成「議事會」參與調解,並組織登門回訪。自「和茶鋪」打造以來,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4件,群眾滿意率100%,推動鄉村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服務」轉型。
休寧縣海陽鎮鹽鋪村村民詹秋蘭表示:「以前我們村裏有什麼矛盾都相互找村幹部給我們解決,現在有了『和茶鋪』,大家先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了解情況,一邊調解、一邊釋法、一邊疏導,很多村裡的矛盾糾紛解決得很好,鄰里關係和睦。」
同時鹽鋪村藉助和美鄉村建設東風,不斷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新建項目建設,在正在建設的村民活動中心和南山東籬建築項目現場,工人們幹勁十足,運輸車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黃山建工集團項目經理畢星豪表示:「項目建設至今,現已完成了基礎結構施工,目前我們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現在天氣晴好,每天都有約120位工人在加班加點搶工期,力爭盡早完成施工任務。」
如今的鹽鋪村,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仿佛置身於一個美麗的生態公園。作為遠近聞名的「菊花村」,村內種植菊花近2000畝,曾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同時依靠村內的鄉村人才培訓基地每年獲益超過20萬元,開創了聚眾人之智、興和美之治的鄉村善治新局面。
休寧縣海陽鎮鹽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唐駿敏表示:「下一步,我們村將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並設立菊花互助公益金,為解決糾紛提供堅實的公共物質基礎,同時我們村也在積極推進百萬鹽鋪計劃,用實實在在的發展來增強村黨組織的威信,並增強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翁意識。」(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周文娟)